表演藝術剪影--小提琴女神慕特 用腦演奏

王永和 |2006.06.26
300觀看次
字級

今年是莫札特誕辰二百五十周年紀念,世界頂尖的德國小提琴家,有「小提琴女神」之稱的安‧蘇菲‧慕特(Anne-Sophie Mutter),重新錄製了莫札特協奏曲、奏鳴曲全集以及鋼琴三重奏,用這個大規模的「莫札特計畫」,向莫扎特表達最深敬意。

慕特出生於德國西南方萊茵費登小鎮,最先是學鋼琴,五歲生日時改學小提琴。穆特的啟蒙老師是優秀的小提琴教師艾娜‧何尼希貝格,她在為穆特上課時還能一邊溜狗和做瑣碎的家務事。穆特回憶當時學琴的情景,說道:「課程雖然集中,但是很輕鬆。」在不到一年的學習時間內,穆特就奪得「青年演奏會」音樂競賽的首獎。

慕特十三歲時初登世界舞台,表現就令在場的「指揮帝王」卡拉揚驚為天人,並指定與慕特合作演奏莫札特的G大調協奏曲。而卡拉揚諄諄教誨中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用「樂器」去演奏,而是用「頭腦」演奏。這使她視演奏為一種「創作」的美好過程,使她的音樂境界不斷向前擴展,因此樂迷在聆聽她演奏的同時,往往會發現出人意表的音樂詮釋。穆特對於演奏曲目的開發,更是符合她對音樂自由的追求。

慕特說,她從未停止想像過莫札特,三十年來,隨著年歲的增長。慕特對莫札特看法不同,演奏方式當然也跟著變了。她說:「我的演奏方式的確改變了,我認為我現在比較願意,並且勇於在音樂上冒險。」

樂評讚美穆特穩定的技巧、豐富且飽滿的音色及其對樂器熟巧的掌握,而穆特的演出也未曾被她那現代、大膽的演出服裝破壞過。她總是身著裾襬開叉、低胸露肩的一襲黑色緊身長禮服。

低胸露肩禮服雖然遭到部分人士的批評,穆特認為她的禮服兼具實用價值與裝飾性,她認為把琴直接安放在身體皮盧上,演奏出來的聲音會比較好,在這種情形下沒有東西會妨礙琴的音響,同時還可減少流汗。

她認為自己不是個瘋狂的練琴者,通常只在學新曲時才會花時間練琴,「大部分時候我在腦子裡練習,對樂曲的詮釋通常發生在人的腦子裡,我並不是說它就這麼簡單地發生,但腦子是所有事情發展的地方。」

(記者王永和整理報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