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任務返航 恐帶回致命危機 外星微生物 人類無力抵抗

編譯/韋士塔 |2020.08.01
1618觀看次
字級
研究人員以隕石中的胺基酸測試哺乳類動物免疫系統的反應。圖/法新社
科學家擔心,外星病原體可能引發人類免疫系統無法抵抗的疾病。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針對外星微生物的研究顯示,包括人類在內,地球上哺乳類動物的免疫系統可能難以偵測和對抗其他行星的細菌。

科學家研判,地球之外很可能有微生物(如細菌和病毒)存在;目前進行的太空計畫,重要項目之一就是在火星、土星和木星的一些衛星上尋找微生物的蹤跡,因為這是外星生命存在的重大依據。

然而,英國亞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和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的研究人員在《微生物》期刊(Microorganisms)發表的論文指出,來自外太空的病原體可能引發致命的流行病,因為人類免疫系統無力抵抗外星微生物。

專家指出,外星微生物的生命形式,可能與我們目前的認知有所不同,因為外星生物維持生命所需的胺基酸,與地球生命所需的胺基酸不同。

艾克斯特大學的微生物學家高武(Neil Gow)表示:「新的病原體將對免疫系統帶來挑戰。地球上的生命依賴22種必需胺基酸,但在不同胺基酸環境中(外太空或其他星球)演化的生命,可能含有不尋常的微生物。如果這些微生物被帶回地球,人類的免疫系統可能無法辨識。」

高武說:「新冠疫情讓全世界清楚了解,全新病原體的出現可能形成公衛危機。我們希望透過研究,預測接觸外星微生物時會發生什麼狀況。」

為了驗證人類免疫系統是否有能力對抗外星微生物,研究人員利用白老鼠測試哺乳類動物免疫細胞對隕石中胺基酸的反應。這些胺基酸在太空隕石中很常見,但幾乎不存在於地球,可以模擬地球生物免疫系統對外星生命的反應。

研究人員以白老鼠的胸腺T細胞進行實驗,T細胞是淋巴細胞的一種,在免疫反應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可召集其他細胞抵抗入侵的病原體。

科學家將含有異纈氨酸(isovaline)、胺基異丁酸(α-aminoisobutyric acid)的肽(peptides,胺基酸化合物)注入白老鼠體內,發現免疫細胞對這兩種化合物的反應效率極低,活化度分別只有15%和61%。作為對比,白老鼠T細胞接觸地球常見的胺基酸化合物時,活化度高達91%。

高武表示,白老鼠的免疫系統與人類的免疫系統運作方式非常接近,據此推測,人類對這種胺基酸的反應效率也將偏低,也就是無法抵禦這種型態的微生物。這項實驗的結果,意味外星微生物可能對未來的太空任務構成威脅,如果被帶回地球,也可能危及地球上的生命。

科學家多年前已著手防範來自外太空的威脅,他們指出,來自外太空的物質(包括生命體),可能汙染地球環境,甚至危害人類生命安全。1967年的《外太空條約》(Outer Space Treaty)要求,簽署條約的國家都應避免因引進外星物質危及地球環境。美國推出2024年重返月球的「阿提米絲登月計畫」(Artemis)時,也重申保護地球的政策,要求合作夥伴慎防外星微生物,以免爆發人類無法抵抗的疾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