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 啟發佛性 星雲大師 |2020.12.26 語音下載 157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雲谷禪師,俗姓懷,明朝浙江嘉善人。他少年時便有修行的志向,於大雲寺出家,十九歲受具足戒,並修習天台小止觀法門。當時法舟濟禪師閉關於杭州天寧寺,雲谷前往參學,法舟教示學道必以悟心為主及止觀要旨,讓他參「念佛是誰」的話頭,雲谷於是日夜參究。圖/unsplash有一天,他忽然聽聞碗筷掉落地上的響聲,猛然有悟,並蒙法舟印可,後來閱讀《宗鏡錄》而大悟萬法唯心的旨趣。後來,雲谷隱居於金陵天界毗盧閣三年,又結庵於鎮江棲霞山千佛嶺。千佛嶺荒廢僻靜,時常有盜賊出沒,每當捉到盜賊,雲谷不但沒有苛責,反而饋贈飲食、衣物予賊人。圖/unsplash由於雲谷的寬宏大量,不僅感化了盜賊,連聽聞者也都感佩萬分,久而久之,不論是名士達貴或升斗小民,都紛紛前來護持,並興建禪堂,千佛嶺因而成為江南一大叢林。雲谷每次開堂講座,必定先舉揚《百丈清規》,時人稱為「禪道中興之祖」。雲谷平日常坐不臥,四十年來如一日,未嘗間斷。開示學人總以「唯心淨土」為修行法要。儒士袁了凡曾與雲谷相對靜坐三天三夜,後來奉行唯心淨土而道行益增,憨山大師也在雲谷處受益不淺。圖/unsplash釋初參曰:即使是盜賊,也有本然的佛性,只是暫未彰顯而已。雲谷對盜賊的慈悲包容,不但感化盜賊,也漸漸開啟他們本來具有的佛性。一般凡夫,或許難以做到「以德報怨」,但應學習雲谷「留點餘地給他人」的處世哲學,以同理心來包容,則所有的怨懟,自會消弭。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迷妄之心 下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念佛的真義 熱門新聞 01私校生也能進台積 年後報復性徵才 家數創新高2021.03.0402大案加速 太陽能模組廠洗牌2021.03.0203星雲大師 因果報應2021.03.0204輕蔬食 路易莎推6款奶素甜磚壓吐司2021.03.0205爆笑企鵝 跟錯隊伍被喚回2021.03.0406疫想不到 偽出國 林口、淡水最熱門2021.03.0507養肝聖品 適量吃鳳梨助眠助肝臟解毒2021.03.0408空雷,終未落雨2021.03.0109【星雲大師如是說】自在人生2021.03.0310少吃肉更長壽 醫師:這3種植物有完全蛋白質2021.03.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叢林新春開學 身心安頓【叢林風光】 新春平安燈會 獻上歡喜祝福【懷古慨今】 罪福之緣【叢林風光】 原始佛教聖典 《阿含經》之修行思想【叢林風光 】 叢林心生活 轉化生命 改變人生【懷古慨今】 捨己救眾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全集130】隨堂開示錄 362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53 宗風 3-1【星雲大師全集130】隨堂開示錄 361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52 佛教面面談(二) 4-4 《南方人物周刊》訪談【星雲大師如是說】自在人生【星雲大師全集130】隨堂開示錄 360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52 佛教面面談(二) 4-3【星雲大師全集130】隨堂開示錄 359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52 佛教面面談(二) 4-2【星雲大師全集130】隨堂開示錄 358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52 佛教面面談(二)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