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木材荒 國內自給率僅1%恐面臨價格看漲 |2022.09.20 語音朗讀 118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我國林產品長期仰賴進口,全球木材荒時代即將來臨,國際林產品料源短缺與價格上漲的必然趨勢。圖為進口原木。圖/林務局提供 【本報台北訊】近期國際原物料上漲,對國內民生物價上漲造成重大壓力。國人不知道的是,國內林產品自給率僅1%,長期仰賴進口,隨著世界林產品的需求將不斷提高,加上進口增加碳足跡,全球木材荒時代即將來臨,國際林產品料源短缺與價格上漲的必然趨勢,國內也會出現經濟壓力。木材所製造的各種產品與生活息息相關,根據財政部關務署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資料,2012至2021間每年進口實木產品約420至550萬立方公尺,以2014年為最高,約為553.8萬立方公尺,這個量相當於可以裝滿20至30萬個標準貨櫃。相較於國內木材生產量介於2萬至4萬立方公尺間,平均每年生產量均低於總需求量1%。這使得台灣在全球森林資源保育與非法木材貿易的議題上,倍受壓力。這些進口量是用到哪裡了呢?依照國際糧農組織將林產品分為六大類:原木、木炭、木片及粒片、木材殘餘物、製材、木質人造板等。其中製材一項,即占了總進口量的三分之一。製材類又細分為:工程(建築用支撐材,板模用料)、景觀裝修材(室內裝修,木結構,戶外景觀等用料)、細木工材料(家具,木器等用料)與包裝材(棧板,木箱等用料)等。圖/Unsplash林務局指出,其中又以長途運輸過程為保護貨物而使用的包裝材約占總量的二成,為國內使用量最大宗的用途。再以「製材」類的進口國來看,主要從加拿大38%、紐西蘭8%、馬來西亞7%、烏克蘭7%及美國6%進口。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與預測,世界林產品的需求將不斷提高,國內林產品上中下游相關產業,應及早因應料源短缺與價格上漲的必然趨勢,以降低對產業與經濟的打擊。然而,林務局表示,因台灣長期遵奉森林保育為圭臬,使得國產材與進口材就性價比而言較不具競爭力。為提高國產木材自給率,林務局將2017年訂為「國產材元年」,著手規畫供應鏈與產銷履歷等工作,但林木成長並非一蹴可幾,雖有政策加持,但木材自給率暫時未見起色。因此,林務局表示,除增加國產材生產外,提高既有林產品使用壽命、建立木質材料循環利用,以及推廣林產品零廢棄等作為,儘可能的縮小國內林產品年用量,即有助於自給率提高。簡言之,從開源節流同步併進,才能在全球木材荒時代來臨時,不致無木可用。圖/林務局提供 前一篇文章 嘉南地區斷層多 氣象局列監測重點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災禍之根 熱門新聞 01中職/來猿隊看到「前女友」 陳鴻文想再戰5年2023.01.2802初九禮敬 24 諸天護法 2023.01.2903爆發性佛國走春 療癒3年疫情苦悶2023.01.2504櫻花開了 粉紅旋風襲全台2023.01.3005全台22縣市低溫特報 寒流影響連凍3天 明清晨下探6度2023.01.2706MLB/最難被破紀錄 一朗單季安打名留青史2023.01.2507社論--人逢逆世隨兔躍2023.01.2608南極冰山崩離 如漂浮的倫敦2023.01.2709【絕妙美詞】一代譯經高僧 鳩摩羅什2023.01.2910社論--兔年新願 安樂和平2023.01.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新春團拜 傳遞真善美影響全世界台鐵公司化拚明年掛牌 擬4月找董座人選行動支付夯 春節期間轉帳2191億元台北國際書展文學書區 出版技藝與記憶大揭密覺培法師攜手簡靜惠 書展暢談「人間佛教讀書會」20周年排球/「歐告」回來了 陳建禎重回中華男排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