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推都會區沉浸式族語 培養傳承文化生力軍

曾博群 |2022.11.25
1549觀看次
字級
麗園國小附幼的幼生使用族語,認識自己的名字。圖/麗園國小附幼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新北教育局推動母語教學向下延伸至幼兒園,鼓勵公私立幼兒園申辦沉浸式族語教學計畫,把握幼兒語言黃金時期,營造「聽」與「說」的族語學習環境,提升幼生接觸及使用原住民族語,培養傳承文化小小生力軍。

教育局表示,都會區推動沉浸式族語,會比原鄉更有挑戰。新北市今年有3所都會區校(園)申辦此計畫,其中包括新莊區丹鳳國小附設幼兒園、林口區麗園國小附設幼兒園、汐止區樟樹國小附設幼兒園。同時,烏來區烏來國中小附幼及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附設幼兒園,於原鄉推動族語教學。

麗園國小附幼是在丹鳳附幼之後,為新北市第2間都會區沉浸式族語幼兒園,自110學年度起實施,已邁入第2年。主任顏可榆表示,幼兒園上午以族語進行教保活動,從中帶入傳統原住民文化及歌謠,如認識自己族語名及原住民相關作物,讓原本陌生的族語,自然轉化為生活中交談的語言。

同校族語教保員張美玲表示,都市區環境主流文化及語言較為強勢,幼兒父母多為一半漢人一半原住民,較缺乏原鄉部落的族語學習環境及親戚支援,故推動族語教保工作,更需具備強烈使命感及毅力。

麗園國小附幼進行沉浸式族語計畫後,教師們發現幼生吸收速度很快,從努力聽懂單字,到現在會使用簡單的族語句子,例如大肌肉活動時間,當教保員說:「我們要去操場囉!」幼生立即以族語回復:「我要出去玩囉!」幼生還會活用族語,對教保員撒嬌說「maolahay kako Tisowanan(我喜歡你)!」

幼兒家長回饋,都會區的幼兒爸媽不太會說族語,跟上一輩的父母多以華語溝通,當家長看到祖孫電話聊天時,孩子會主動說阿美族語,跟祖父母分享傳統歌謠。此時,家長的內心既驚喜又感動,由猶豫的心態轉為支持,進而影響周遭親戚及朋友,一起參與校內外原住民族語及文化傳承的活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