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 復刻希臘古文物 |2022.12.01 語音朗讀 1670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機器手臂機器人一邊噴水降溫,一邊精準地雕刻純白大理石。圖/取自IDA推特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西元前5世紀,古希臘帕德嫩神廟其中一組長達160公尺的大理石浮雕,在200多年前被運出,被大英博物館收藏,所有權爭議不斷,但經過多年協商,以及當代文物返還的趨勢,英國政府終於鬆口不再反對。目前由美國哈佛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及杜拜未來博物館的合資企業「數位考古研究所(IDA)」,研發出雕刻機器人,可望精準複製博物館的石雕館藏,讓古文物可以物歸原主,複製品則留在博物館,持續發揮教育及推廣的功能。機器手臂先是以3D掃描後,開始一邊噴水降溫、一邊雕刻精準地雕刻純白大理石,栩栩如生的馬頭逐漸成形。這個高精度大理石複製品〈塞勒涅馬頭〉(Selene Horse),是古希臘雕刻家菲迪亞斯(Phidias)的作品之一,在2500年前為裝飾帕德嫩神廟而製作。IDA執行董事兼創始人米歇爾(Roger Michel)說:「這是希臘人認同的一部分,是他們歷史結構的一部分,他們想要回這些文物為了無形的價值,而不只是表象而已,所以這是雙贏的局面。」IDA表則示,現在這座新的〈塞勒涅馬頭〉就在倫敦的弗洛伊德博物館(Freud Museum)展出,與原作幾乎沒有區別。IDA的卡列諾夫斯卡(Alexy Karenowska),參加在倫敦弗洛伊德博物館舉行的複製品揭幕儀式。圖/取自網路〈塞勒涅馬頭〉 完美複製僅3周目前這部雕刻機器人在義大利卡拉拉(Carrara)的一個專業工作室工作,大約在18個月內可以重建整個帕德嫩神廟雕塑。米歇爾說:「這個產品約需要9~10周時間,進行掃描與建構3D模型。機器大約7~8天可以做出雛形,接著工匠們接手,花3周使它變得完美。」他說:「現實情況是,大英博物館將不得不歸還很多東西」,「想到可以用技術解決已經惡化200年的問題,真是太好了。」龐貝考古團隊使用iPad Pro,對挖掘廚房坑時發現的面具進行3D掃描。圖/取自網路不拆木乃伊繃帶 解祕法老王除了創造雕刻機器人,用來複製古希臘文物,全球許多考古團隊也開始轉型數位化。例如:埃及的科學家2021年以現代放射線技術,為古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一世(Pharaoh Amenhotep I)的木乃伊,進行了數位開箱,無須實際拆解木乃伊繃帶,就揭開了塵封3500年的法老真面目;法老王的樣貌、年紀、健康狀況,還有當時木乃伊的製作與安葬方法,得到許多新發現。埃及考古學家哈瓦斯說,法老王在35歲時去世,團隊在木乃伊內發現了大腦,過去其他的木乃伊從沒見過大腦還在,同時也發現他是以冥神歐里西斯雙手交叉姿勢製作的木乃伊。文物保護方面,在埃及盧克索的門納墓有3500年歷史,為加大保護力度,工作人員會運用拉曼光譜法、比色法等無接觸測量技術,製作出高解析度的平面圖,幫助考古學家、藝術史學家進行深入研究。在埃及帝王谷,工作人員則使用傳感器全天候收集各類環境參數,如溫度、溼度、氣壓、風速和風向、降雨量和太陽輻射等,以監測山谷的地質狀況。埃及科學家用先進的電腦技術數位開箱,揭示法老王的真面目及陪葬品。圖/取自網路創3D空間地圖 拿iPad掃描10秒在義大利龐貝古城的考古團隊,也會利用iPad Pro的光學雷達掃描儀,來創作3D空間地圖。帶領發掘工作的美國杜蘭大學 (Tulane University)教授埃默森(Allison Emmerson)形容,除了小平鏟、刷子、十字鍬等沿襲好幾世紀傳統使用的工具,「iPad是完美的考古機器。」掃描只需要大約10~15秒,就能分析建構出原本未知的地圖,這徹底改變了考古領域。龐貝考古團隊使用iPad Pro進行掃描,10~15秒就能建構3D空間圖。圖/取自網路 前一篇文章 全球最大活火山 睽違 38 年再噴發 下一篇文章 太平溪溼地 冬候鳥報到 熱門新聞 01初九禮敬 24 諸天護法 2023.01.2902櫻花開了 粉紅旋風襲全台2023.01.3003【絕妙美詞】一代譯經高僧 鳩摩羅什2023.01.29045000紙鶴日記 摺進生活希望2023.01.2905母一輩子沒出遠門 子載壯遊6萬公里2023.01.3106社論--鉅額賠付下的保險問題2023.01.2907【草木堪為友】說個槐樹的歷史故事2023.01.2908歲朝清供文人畫2023.01.2909社論--人口海嘯2023.01.30102月起新制上路 家電補助最多5000元2023.02.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南部缺水 百年大旱恐重演與水共存 全球漂浮城市興起歐洲絕美廢建築 警世無常100%永續燃料 阿聯酋零碳航班起飛中國入境來台旅客 2月7日起取消採檢陳揆上任:全力以赴47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