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串連12家廠商、8大領域,正式成立「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打造開放式的數位健康新生態系統。前排左一為土城醫院副院長魏國珍,左三為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中為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圖/工研院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搶攻數位健康新商機!工研院於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首日宣布,透過經濟部技術處補助成立的「TIBIC生醫產業跨域整合實驗場域」,串連12家廠商、8大領域,正式成立「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HiMEDt)」。在台灣科技與醫療兩大優勢產業的基礎上,藉由新模式、新生態、新數據、新場域等四大創新服務,打造開放式的數位健康新生態系統,帶動台灣生醫產業產值持續躍升,搶攻全球數位健康兆元商機。
工研院副院長暨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聯合發起人張培仁表示,資通訊等科技大廠已跨界切入數位健康市場,容易面臨單打獨鬥、上市腳步慢等挑戰,為創建更開放的數位健康新生態系統,工研院推動成立「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透過跨域交流,支持產業積極布局數位健康市場。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暨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召集人林啟萬表示,在技術處科專補助下工研院開發出多項數位醫材,像是今年醫療科技展展出的全球首座結合微創、超音波影像與演算法的「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讓打針更方便的「靜脈定位投影儀」等。
長庚醫院副院長魏國珍表示,疫情期間,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支援檢疫所和專責病房。在台醫光電和鴻海集團的支持下,導入智慧型穿戴裝置使用,使確診者的生理徵象包含心跳,血壓,血氧可以定時自動監測並上傳至雲端醫療資料庫,而遠端醫療人員除可減少頻繁進出隔離病房受到感染的風險,也可藉由整合完成的資訊介面,快速了解確診者狀況,在第一時間發現異常數據並及時介入。
未來,長庚醫院將進一步整合不同科系醫療人材,運用醫療專長和聯盟內其他成員合作成立「智慧醫療中心」來推動軟硬體的結合。目前籌畫中包括腦血管及糖尿病的慢性疾病管理智慧化,心律不整AI及時分析警示系統。另外,因應民眾需求日增的長照服務,也將與長照中心合作,推動長新冠智慧評估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