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玻璃珠新發現 太空人有水喝了

 |2023.03.29
412觀看次
字級
嫦娥5號2020年帶回的月壤,有月面撞擊坑取得的玻璃珠,研究發現,玻璃珠內含有水分;圖為研究人員取出樣本。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依據中國大陸「嫦娥5號」探測車,從月球表面攜回的樣本,發現月球表面上細微的玻璃結晶內含有水分,可能成為月表新的水資源,未來也許有助製成太空人飲水,甚至火箭燃料。

推估其他行星  有相同儲水層

《華爾街日報》報導,英國期刊《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27日刊出的論文指出,他們在月球樣本中發現了一種新的可再生水源,可供未來的探索者使用;該研究源自2020年在月面停留2周的嫦娥5號探月車攜回樣本,當時嫦娥5號在月表鑽探數英尺深,帶回約1.7公斤的月壤,當中有月面撞擊坑取得的玻璃珠。

月球表面覆蓋的細微球形矽酸鹽玻璃珠,大小從幾十微米到幾公釐不等,一些是小行星撞擊月球時形成,一些是月表古代火山活動的結果,兩者都發生在數百萬年前。

研究指出,大陸科學家以特殊儀器檢查月壤的細微玻璃珠,發現鑲嵌在裡面的水分;水分是玻璃珠內的氧與太陽釋放的氫原子間產生化學反應的結果,氫原子藉由太陽風傳送到月表,並沉積在土壤內。

研究發現,雖然每顆玻璃珠中的水分極少,但月球上有大量這種玻璃結晶珠,換算約有2700億公噸的水,相當於71兆加侖。

研究作者們表示,「我們對這些月壤樣本的直接測量表明,星體撞擊或火山活動生成的玻璃結晶,可在月球上儲存大量與太陽風生成的水,其他沒有大氣的天體上,也可能含有這樣的儲水型態」,研究人員相信其他太陽系裡的衛星,可能都有相同條件。

隕石坑藏水冰  各國搶當基地

藏於細微玻璃結晶裡的水分並非月球唯一的水源,月球南北極永夜面隕石坑藏有水冰,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大陸未來打算建造的月球基地,都想選於有水冰的隕石坑。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球與太空探索學系教授、布塞克隕石研究中心(Buseck Center for Meteorite Studies)所長史特勞德(Rhonda Stroud)表示,研究人員關於月壤玻璃珠內形成水的發現應屬準確。

史特勞德認為,「我覺得他們的方法很好,科研工作很謹慎,因此我認為這項測量所得非常可信。這肯定能增加人類的月球上已知含水物質清單」。

有中方媒體引述科研指出,玻璃珠中的水分提取不難,這對日後的探月任務很有用;這些水不但可供太空人飲用,水經過處理之後,還可以分離成氫氣與氧氣,氫氣可用於製造火箭推進劑,氧氣也可作為太空人呼吸之用,算是重要的月球資源。

至於過去曾有6次成功載人登月的美國,為何沒發現這些月球水?可能是因為這些玻璃珠在月球分布不均,且與地質年分有關;美國當年登月處都是月表極為古老區域,所採樣本最少也有31億年,有些甚至超過44億年,嫦娥5號探測之處為月表相對年輕區域,採集樣本估計為20億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