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稻米輸出國頒出口禁令 亞非洲首當其衝

 |2023.08.02
760觀看次
字級
印度7月20日起禁非香米類白米出口,亞洲和非洲消費者恐數千萬人受影響。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財經網站CNBC報導,數百萬人可能受米價上揚之苦,尤其是亞洲和非洲消費者首當其衝,因為占全球稻米貿易量逾40%的最大稻米輸出國印度,為了控制國內糧價不致破壞執政黨選情,已自7月20日起,禁止非香米類白米(non-basmati white rice)出口,以「確保國內在合理價位能獲充足供應」。

巴克萊銀行撰寫研究報告指出,馬來西亞的大米有很高比率仰賴印度進口,最為脆弱;新加坡也將受創,該城市國家進口的大米有30%來自印度,星國正尋求豁免印度禁令。

米價目前徘徊在數十年高點,而聖嬰現象正給全球稻米產量帶來進一步的風險,亞洲主要產米國除印度外,還有泰國、巴基斯坦和越南。

巴克萊指出,菲律賓是最易受到全球米價上漲影響的國家,菲國衡量CPI的一籃子商品裡,大米的比重最高,不過菲國的米主要從越南進口。

圖/法新社

亞洲之外,印度大米出口禁令也衝擊到許多非洲和中東國家,根據Fitch Solutions旗下研究部門BMI,曝險最高的是撒哈拉以南國家,以及中東和北非地區,例如吉布地、利比亞、卡達、甘比亞和科威特。

這不是印度首次頒布非香米類出口禁令,但這次的影響可能比以前深遠,2007年10月曾短暫實施禁令至2008年4 月,促使米價上漲近30%到創紀錄高價每美擔(cwt)22.43美元。

CIP亞洲區總監Samarendu Mohanty指出,當年印度還不是非香米類出口大國,而印度總理莫迪為了選情,這次不太可能很快取消禁令,恐持續至明年4月大選,所以衝擊會比16年前嚴重。

假設越南和柬埔寨等主要稻米出口國也分別實施出口限制,而印尼和馬來西亞等進口國搶著囤米,米市就可能大亂,受影響人數可能多達數千萬,而與印度為鄰的孟加拉和尼泊爾等國窮人最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