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下之學

THE MERIT TIMES
字級
收藏文章
24觀看次
一般人都喜歡位高勢大,可以受到他人的禮遇和尊重。其實樹大招風,名大招忌,不如學習古德居下之學,獲益更多。清朝名臣曾國藩,以過人膽識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位高權重,門生故吏遍天下,卻在平定太平軍後,自裁湘軍,遠離權勢。他曾說:「君子有高世獨立之志,而不讓人輕易看出來;有退避三軍的氣慨,卻不輕易顯示出來。」這些都能顯示他的居下之心。居下之學有那些呢?

第一、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有些人歡喜自我宣傳自己如何有學問、如何有能力、如何有人緣。其實自己的學問道德能力,不一定要自己表揚,只要你一開口,人家就知道你有沒有。你不表揚出來,別人反而會注意到你。因此,不如學習古德「君子雖有盛德,容貌看似愚夫。」反而更能彰顯出謙虛的美德。

第二、不自以為是,易受肯定: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自稱不識字,其實是他的謙虛德性,類似現在人謙稱自己是「胸無點墨之人」的說法。這也是勉勵有智慧的人,要「大智若愚」。因此,一個人不要自以為所見、所為,都是對的。自以為是,只會讓你失去很多的助緣。如果能不自滿、不自是,不自我宣傳,他人反而更能肯定你,更能顯出你為人隨眾隨緣。

第三、不自我誇耀,卻能見功:一個人在團體裏,如果經常誇耀自己的功勞,不斷炫耀自己的貢獻,過分標榜個人,不但不能獲得長官的欣賞,有時還會因故不能升遷,這都是不懂得「功成不居」。所以有些人仕途坎坷、前途艱難,也就不難理解了。《道德經》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佛教也認為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若有成就,個人也只是眾緣之一。所以,不自誇,別人反而容易看到你的功勞。

第四、不自我堅持,而能長久:一個人不要太自我堅持、自我標榜。而是要多尊重別人的意見,多從善如流,那麼你的人格必為人尊,事業必能獲得別人長久的支持。
不恥下問,所以學問有成;放下身段,所以心更柔軟;禮賢下士,仁人義士才會集聚而來;虛心下氣,德風自會遠播。居下之學,大有內涵哦!
第一、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   
第二、不自以為是,易受肯定;
第三、不自我誇耀,卻能見功;   
第四、不自我堅持,而能長久。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