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讀自然】一巢一穴總關情

THE MERIT TIMES
文/老圃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鳥兒在大門的花環上銜枝條及細草絲所築的軟和舒適窩巢。圖/老圃
文/老圃

兒子飛簡,說他家大門上的花環得鳥兒青睞,銜枝築巢。在沉悶的新冠烏雲下,綻放一抹異彩。

細看照片裡那三個小巧的蛋,好像是知更的。

我興奮得上網取經,看同樣喜從天降的網鄰絮叨幼雛五天睜開眼,十天長齊羽毛。沒幾天學飛離巢,探進菜園,被三面六呎高籬笆困住了,嚴密守護了兩個月的鳥爸爸沒幾分鐘就現身搭救,引導那莽撞小毛團跌跌撞撞飛出去。下午小傢伙又來了,險險停在唯一矮點的籬笆上……

我興沖沖上門看嬌客,沒想到兒子說:「蛋沒了。」

「怎麼沒了?」

「不知道。也許是浣熊,也許是老鼠。」

朋友的菜園被浣熊肆虐,不就在附近麼?

晴天霹靂。終於眼見上百髮細草絲娓娓熨貼巢心,卻空空如也,再也不能承載那剛剛破殼的嬌嫩小身子;往下枝條漸粗,卻再也沒有那殷勤餵食,十天長大五倍的歡欣喜悅。我心底痛楚。聽說父鳥母鳥有時候夜裡還會回來,那小小的腦小小的心,有什麼感覺?會不會後悔不曾挑揀別枝?一時恍惚天地黑白異色,陽光變成X光,下有熊鼠上有鷹梟,處處骨森森照出小鳥兒的死路生門。

我著實悶悶不樂了幾天,直到發現那個蜂窩。

那時我打球累了,到樹蔭下休息。忽瞥見老樹根附近好像有動靜,過去一看,卻是一團蜜蜂,熙熙攘攘圍著一個洞口。

蜜蜂大量減少,已經吵嚷幾十年了。殺蟲劑、農藥、空氣汙染、野原被摧毀、暖化影響開花,一波波折磨這些終日勤勞為全球四分之三農作和野植授粉的小精靈。農業打擊沉重,就連我的小園,四季開花,卻難覓芳蹤,偶爾出現三兩隻蜜蜂,我就開心得像中了特獎,好像百香果姑娘、酪梨先生的終身大事喜逢神兵天降。

這個蜂窩,開口不過吋許,四五十隻蜜蜂進進出出卻井井有條,採蜜歸來的蜜蜂逕自投入不見,洞緣蠕蠕盡是往外爬的蜜蜂,一露臉立刻升空而去,歸人多半偏左,出工多半偏右,從不撞車。細看旁邊還有個更小的洞,也進出有序,不知是天然的還是蜂工?

蜜蜂以巧慧聞名:六邊形的蜂巢,達爾文所許「最省料省工的抉擇」;嗅覺銳敏,目前荷蘭科學家在訓練蜜蜂去檢測新冠病毒。如此芳鄰竟惠然來共晨夕,我不由得彷彿歌立佛入小人國般,趴下地細細打量起來。公園草地有大片白花車軸草,可作基本蜜源,據說一塊草坪產生的花蜜,足以維持千多隻蜜蜂的需求呢;再加上附近住家花朵扶疏,四季紅紫輪替,希望牠們安居樂業。

從此我把家村小里當洞天福地逛,到處尋覓那翅膀一閃的喬月老,愛喝花汁的蜜紅娘,千手千腳裹滿花粉小寶寶的送子觀音。工蜂翅展萬里,忙起來壽僅月餘。方寸法身,生息般若,無限功德在人間。

貽禍蜜蜂的人類,亡羊補牢。生態農業,有機耕種。聯合國頒布世界蜜蜂日。德國有「嗡嗡叫蜜蜂保護計畫」:柏林十多年來鼓勵在自家花園或樓頂放置木製蜂屋;百年大教堂圓頂下堂堂棲息了三萬隻野生蜜蜂,同沐聖光;歌劇院、世界文化之家、市政廳等也都築巢引鳳,或許有一天會薰陶出個蜂天才也說不定。巴黎、倫敦、紐約、東京、香港、台北,城市養蜂蔚然成風,紅塵修行,翅影與車光齊飛,碧萼孕育,人願共天心一色。大家都來幫蜜蜂的忙,也為自己添點青香野趣。♣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