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佛教學者座談 讚悼星雲大師

THE MERIT TIMES
人間社記者陳肯香港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44觀看次
「讚悼 星雲大師——全球佛教學者追思座談」線上舉行,來自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南韓、馬來西亞及兩岸三地的專家學者齊聚,透過五場座談,感念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一生為人類社會所做的貢獻。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右起第1列第2位)感謝各位學者專家對大師的追思悼念。圖/人間社記者陳肯提供
【 人間社記者陳肯香港報導】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中國北京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五日在線上共同舉辦「讚悼 星雲大師——全球佛教學者追思座談」,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藍饒富、藍凱麗,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以及來自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南韓、馬來西亞及兩岸三地的專家學者齊聚,透過五場座談,感念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一生為社會所做的貢獻。

會議開幕式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主持。劉遵義致詞表示,星雲大師圓寂是全人類失去了一位敬佩的人生導師,他回憶二○○五年以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身分接待星雲大師,受益良多,後雙方成立香港中大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二○一七年,香港中文大學由前校長沈祖堯到佛光山,頒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予星雲大師。

心保和尚感謝各位學者專家對大師的追思悼念,強調大師非常重視人間佛教的學術探討,盼透過學術研究,讓大家真正了解佛法般若智慧,建立積極人生觀。

大師重學術研究

度眾深入般若

妙凡法師分享大師圓寂讚頌會是按照大師十年前的指導,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不做經懺佛事法會」等,感謝大家追思大師一生推動人間佛教思想的因緣。

第一場座談,中國社科院王志遠教授以「終生勤勉,法身常在;弘道五洲,功德恆久」,總結大師一生對佛教的貢獻。《星雲大師全集》主編蔡孟樺道出「無盡的給,心中有人,樹立典範,文心雕佛」,回顧編輯《全集》的往事。新加坡佛學院紀贇教授提出,「佛光模式」的人間佛教,可為漢傳佛教現代化提供借鑒。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張文良教授認為,以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理念作為研究方法,審視當今社會問題,是人間佛教的未來展望。

第二場座談,中國社科院黃夏年教授讚歎大師以「三好」,讓佛教傳統倫理配合時代,深入人心。香港教育大學朱慶之講座教授說,大師是為人間佛教發展作出歷史性貢獻的偉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索羅寧教授認為大師的平易近人,讓人永懷難忘。韓國東國大學中文系朴永煥教授說,當今人間佛教的發展,離不開星雲大師的功勞。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譚偉倫教授說,佛光山世界神明聯誼會倡導宗教共融,是大師慈悲創舉。

引領佛教現代化

廣度青年學佛

第三場座談,則是由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何建明教授、台灣政治大學宗教所劉宇光教授、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教授融道法師、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吳疆,探討星雲大師和佛光山教團,在中華佛教文化的現代化,發揮著引領作用,其中以佛光山西來大學為例,讚歎星雲大師對美國高教之貢獻。

第四場邀請佛光山西來大學宗教系龍達瑞教授、陳劍鍠教授、日本愛媛大學邢東風教授、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許源泰教授、新加坡佛學院顧偉康教授,分別從《佛光大藏經》、漢語佛教在世界有廣泛的影響等,讚歎大師創造奇蹟。

最後一場則是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歷史系謝明達教授、韓國東國大學佛教學術院郭磊教授、台灣師範大學吳有能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禪與人類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學愚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張雪松教授分享,深入大師以科技、多媒體方式度年輕人學佛、解析大師謀求百姓幸福的信念,並從中看見大師浩瀚寬廣的胸襟。

閉幕式由陳劍鍠主持,邀請王頌教授、張雪松教授以及紀贇教授做總結發言。陳劍鍠強調星雲大師法身常在,勉眾承繼星雲大師的思想理念,把幸福安樂帶給所有眾生。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