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說新語】 光餅源流及演變

THE MERIT TIMES
文/朱振藩
字級
收藏文章
20觀看次
文/朱振藩

聞名海內外的光餅,眾所周知的是,它起源於福建,還是行軍乾糧,始於明朝戚家軍,影響至為深遠。為了確認正宗,福州地方人士倡議成立「福州光餅節」,證明它是福州市區的特色小吃,源遠流長。

關於光餅起源,任仲泉《爐邊談故》書中寫道:山東「濰坊的硬麵食品類,有一種名『槓子頭火燒餅』,餅圓中有孔,可串繩以掛,便於長程攜帶。據說戚繼光平倭冠時,根據行軍需要所發明,以後傳至福建,改名為光餅。福州早有『光餅』之稱,父老們亦說戚軍抗倭所製。戚南塘(繼光之號)治軍先住浙、閩,後始北調,則濰坊『槓子頭火燒餅』,或是傳自福州之『光餅』,以形狀製法言,實則一物也。但戚山東蓬萊人,軍中亦多齊魯之士,福州製『光餅』之藝,傳自戚軍中,則可信也。」

到底孰先孰後?說得模稜兩可。不過,山東濰坊的「槓子頭火燒」,其形圓,個不小,邊厚裡薄,中間隆起,其特點為麵硬,烤烙熟透後,不見有糊斑,吃起來脆口,能愈嚼起香。這和福州「光餅」,頗異曲而同工。

依清梁溪坐觀老人的《清代野記》,指出:「蘇州市上有賣一種小麵餅者,大如錢,中有孔,可以索穿之,微甘而脆,名日『光餅』,予童時嘗食之。咸豐間,製錢一文可購十餅,曾舉以問塾師,餅何以『光』名?師曰:『想係光福人所創始耳。』遂亦置之。不意越四十餘年,偶閱雷琳《漁磯漫鈔》載錢塘吳中村詠光餅詩,始知餅為戚繼光行軍時所作也。」由上觀之,清中葉時,蘇州有售光餅,物美而超所值。關於光餅出處,當老師者不知,打混誤人子弟;而雷琳是乾隆時期浙江錢塘人,足見光餅已在江浙流傳。

另,據清徐珂《清稗類鈔》記載:「有曰燒餅者,最普遍。南北皆有之,而又最古。蓋見於《齊民要術》,所引《食經》有作燒餅法也。或有餡,或無餡。無餡者亦鹹。其表皆有芝麻,烘於火,略焦。」可見早在唐朝前,即有燒餅傳世。其實,在明代時,浙江的沿海地區即有類似光餅者,只是稱呼不同,台州叫「肚臍餅」;至於溫州所稱「戚公餅」,寧波則名為「戚光餅」,應與戚軍曾駐防有關。

福建人更直接,為了銘記功績,據《閩侯縣志》云:「閩人德少保故,即以其名名餅,示不忘也。」

近人薩伯森的《垂涎錄》,我愛之而捧讀再三,在〈鼓樓前光餅〉一則中,提及「福州鼓樓前有『風來香』、『鳳來香』兩家,均以善製著名。而風來香是老鋪,蓋取蘇軾『麥隴風來餅餌香』詩句之義,頗見典雅。鳳來香則用諧音影射之,毫無意義。鼓樓前昔為榕城中心,往來之人川流不息,光餅一出爐,立即售罄,故其香酥特甚」;並說「另有一種大而甜者,名『征東餅』,取義相同」。

末了,他附了一首詩作總結,詩云:「命名溯自戚南塘,創製原充將士糧。卻笑不知坡老句,市招竟用鳳來香。」

光餅這種小吃,除直接吃及夾葷料而食外,有種「海苔光餅」,有滋有味,頗值一嘗。其法為:光餅一只,夾入炒酥後的海苔,再淋上蒜、醋醬汁,噴些胡椒粉即成。趁熱而食,不亦快哉!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