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光害護生態 人與植物共生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荷蘭藝術家Roosegaarde的作品〈GROW〉位在6000多坪的韭菜田,由紅光與藍光交織而成的農業藝術,因近距離才能看到光舞,也大幅減少光害的影響。 圖/取自「Studio Roosegaard」臉書
台北植物園近期啟用「植光步道」,路上燈具都換用不會影響動植物生理的,減光害護生態;右圖為植光步道空拍。 圖/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丰宇影像攝影
台北植物園近期啟用「植光步道」,路上燈具都換用不會影響動植物生理的,減光害護生態;右圖為植光步道空拍。 圖/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丰宇影像攝影
【本報綜合報導】許多生物仰賴自然晝夜變化,判斷何時該飲食、睡眠、遷徙、繁殖等,但無所不在的強光,已經嚴重影響生物的生理時鐘,連植物都深受其害,不僅影響植物生長和繁殖方式,也擾亂它們的季節性節律,例如:改變花蕾綻放時間、葉子變色及脫落的時間等;為此,台北植物園近期啟用「植光步道」,換成不會影響動植物生理的燈具,減光害護生態。

減光改造行動 降低燈具位置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管轄的台北植物園占地8.2公頃,園區內有多達2000餘種的植物;基於對光環境與生態關懷的共識,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與林試所合作「台北植物園植光計畫」,針對和平西路和博愛路出入口約435公尺的步道,進行光照改善,民眾既能安全在植物園散步,又能維護自然韻律。

林試所植物園組組長董景生指出,減光改造行動先是降低燈具安裝的位置,避免光照影響植物園的樹木生理,同時避開容易誘引昆蟲的區域。

他指出,國外已在推行減光作為,國內起步較慢,台北植物園夜間照明已造成開花混亂、樹木長側枝等現象,因此5、6年前園方自行換成矮燈,但光譜、顏色等干擾昆蟲的問題仍存在,這次獲民間協助,換置燈具後,進一步達成減光害護生態的目標。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總監李依樺指出,在「植光計畫」資料搜集的階段,曾嘗試調查國內外的類似案例參考,卻發現例子少之又少,因多數植物園在夜間即閉園,維護動植物的生長作息,避免人工照明對生態造成影響;但台北植物園是珍貴的城市綠地,因此以保護生態為前提,將「人」與「自然」一同考慮進光環境的規畫,可以說是為了實現文明與野生、人文與自然共好理想的嘗試。

夢幻燈光農田 減少農藥施灑

另外,隨著LED路燈愈來愈普遍,導致農田生長得較慢,為了防止農作物失收,日本有學者研發新款路燈,肉眼看來與普通路燈沒分別,但實際上它每秒閃動過千次,植物會以為燈沒有開,因此生長不會受到影響。

沉浸式科技藝術聞名的荷蘭藝術家Daan Roosegaarde在6000多坪的韭蔥農田中,裝上4個太陽能發電的照明系統,藉著迷幻燈光,讓農地化身〈GROW〉夢幻沉浸裝置,特別設定的藍光、紅光線、紫外線,除了有助促進植物生長,還可減少高達50%的農藥施灑,由於近距離才能看到光舞,也大幅減少光汙染帶來的影響。

為了減緩光汙染的危害,各國政府紛紛推出法案並施行防治措施,2002年捷克頒布全球首部管制光害的法律──《保護黑夜環境法》;南韓2016年《光汙染防治法》強制管理街道照明、裝飾照明、廣告照明、數位多媒體招牌亮度;中國大陸上海2022年在《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新增防治光害的內容,成為大陸首部納入光害治理的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

台灣則以台北市為首,2017年提出《台北市光害管制自治條例》,規定晚間10時到隔日8時間,廣告物光源不得閃爍,也對輝度和照度過高的人造光源祭出罰鍰。

此外,由於台灣各地光害程度不同,環保署提供《光害管理自治指引(草案)》給各縣市參考,因地制宜。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