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滋味】初夏的五月天

THE MERIT TIMES
文/沈素真
字級
收藏文章
25觀看次
文/沈素真

割完第二期稻作,接著採花生,拿著耙子掘地,一把花生連根被拔起,來到十月裡的陽光下,慢慢的晒到乾,可以存放到來年的端午節。

農曆年前,有太陽的日子,最適合拔蘿蔔了。一整排晾在田裡, 曝晒一天,傍晚撿起一個一個碩大的白蘿蔔往竹簍子放,挑回家清洗,接著剖開醃製, 等待第二天的太陽。這是粽子少不了的一個味道。

抬起頭,搆著一層樓高的綠竹葉,去年才長出的新芽,才落地,已有一年歲月的痕跡。等到脖子很酸,握住厚厚的一束,才夠今年粽葉的量。

停了五、六年,包粽子的手變得很生疏,不像一位老母親的手。才剛想起了如何抓住竅門,一粒粒粽子卻都已完成了。

將一年裡,大地不同時段長出來的作物,收集起來,包裹在粽葉裡,經過大火的蒸煮,味道一分一秒被釋放出來,滿室粽葉飄香。打開粽繩的那一瞬間,原本糾結的蘿蔔乾、香菇、花生、杏鮑菇、糯米,瞬間成了美味佳餚,在嘴裡融合,在心裡滋長。

彷彿聽到,漫天叫喊的加油聲,五月的龍舟競賽,敲醒了夏的時序,催促著,一支支木槳,潑起一連串的水花,划向終點。

把生活的步調放慢,跟著大地的循環,原屬於初夏裡的五月天。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