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月主題徵文 母親】最後一襲華麗

THE MERIT TIMES
文/陳維賢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文/陳維賢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女性,幾乎都穿旗袍,即使尋常巷陌,皆可見身著藍色陰丹士林布的女學生或已婚婦女。

從相片仔細端詳老媽年輕時的衣飾,高領,右襟盤著花釦,盡顯端莊秀麗,眉眼舒展柔和,充滿舊時代的風情。

五十年代初期有張泛黃的記憶,她懷了弟弟,挺起七八個月的身孕,站在朋友群中,仍是一襲旗裝,傲視群倫,凸顯「懷孕的女人最美麗」,又是另種丰姿。

後來老媽燙起新式捲髮,苗條的身材,被或是斜紋、或是花朵的布面衣料貼身包覆,含蓄中添了幾分奔放,穩重中又不失冶豔,想來一定捕捉除了老爸之外,很多男人歎羨的眼光。

手藝巧,擅長女紅,棒針、鈎針、剪裁,都難不倒她。在神社定居以後,常和鄰居媽媽一起用毛線織衣服、圍巾、手套,至今我仍保留了幾件她織就的襪子、杯墊和毯子。

媽媽也縫製旗袍。

做盤扣太繁複,大多買現成的金屬暗扣和旗袍鈎,中指套上銅製的頂針,一針一線縫在適當的位置。成都話和北京腔都有兒化音,所以老媽講的是「頂針兒」。一邊輕輕吟唱:「浮雲散,明月照人來,團圓美滿,今朝醉……」周璇的〈花好月圓〉。

出門前,習慣在手帕上滴幾滴明星花露水,搋在右襟;脖子、腋下撲些痱子粉,微微移動,散發淡淡暗香。不疾不徐地踩在小鎮街上,大腿以下開岔,袍襬飄飄,像隻翩翩欲舞的蝴蝶。怨不得她總是把肥肥短短,又黏膩討人厭的愛哭鬼──我,甩得老遠!

七八十年代時興洋裝,老媽也跟上流行,在布料行挑選中意的花色,請裁縫師量尺寸訂做。雖然身材走了樣,偶爾穿一下修飾得宜、腰身寬容大方的旗袍,仍是韻味出眾的女人。

老媽最後一襲奢華,是弟弟結婚時候,媳婦送給婆婆的見面禮。大紅絲絨做成的長袖及地旗袍,搭配珍珠耳環、項鍊,重現雍容的氣韻,連新嫁娘的光環都黯淡些許。

再度凝視這件東方神韻,是老媽八十九高齡,駕鶴西歸後沒幾天,弟妹來電告知:奉老媽指示,在四十九天內,要將她所有的衣物布施。

那天,我將旗袍細細折疊撫平,裝入紙盒,和著淚水瞬間滑入舊衣回收箱。

曾經的華麗轉頭煙消雲散,落得白茫茫一片真乾淨。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