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座旅程

THE MERIT TIMES
文/葛愛華
字級
收藏文章
32觀看次
文/葛愛華

那時,你正在為這趟路程,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每寫一句,往事歷歷錯落浮現,舊景故人恍在目前。

聲音是回憶的信號彈。

此刻,那猶如前世的夜讀,春雷雨聲,鄰人喧囂,以及,一小碗蔥油拌麵線的溫暖香氣,在那盲目苦讀,背誦公式單字演算習題的鉛灰記憶裡,如水面禽爪掠影,碎片琉璃浮沉晃蕩,展現你眼前。

十八歲從家鄉負笈台北最高學府就讀,陌生環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像剛從深井瀝水躍起之蛙,驚詫原來天空裡不是只有那一輪明月,是忒多閃耀星星才教你睜不開眼睛。但星幕如此遼闊寒漠,過去從沒輸過成績的優等生,那年秋天枝頭黃葉都未落盡,便出現大城市岌岌可危資訊洪流的適應障礙。

無所排遣的孤身憂懼,回到家裡不自覺流露悒鬱臉色,母親除慣常呢喃多加餐飯注意添衣外,盡可能躲避你的視線,眼不見就不擔心,擔心是最壞的詛咒,母親大概是這麼想的吧,用「不理他」,以為你便能放下焦慮,便能撥開心裡纏繞的硬結。

直至後來你如墜黑洞,找不到事物核心價值的徬徨焦慮,吞噬了你,母親再不能垂目不見你精神上的大波瀾,就醫用藥、求神問卜治療你的憂鬱病症。那時,你每與母親相對就像攬鏡自照,兩人面容表情總是雙眉深鎖,若有所懼。

有回,你終於肯吐露一點有形有狀的心事,母親摸著輪廓,以為能幫上什麼忙,那喜不自勝幾乎要將三頭六臂全交出去的急迫神情,在中年提早老花的此時,突然來到你面前。當時,陀螺磨轉心頭肉的母親,必定是時刻擔慮因那種人生沒什麼值得活的病症作祟,是否一覺起來她就會忽然失去你?然而,跋涉在生命之河銳石裸露的凶險裡,復活的竟是你……

筆墨正在書寫的《心經》,字邊都羼著水光,你得好努力噙住,才能避免墨跡汙散。

月前,你也曾抄錄一份《心經》,口誦手寫,心無罣礙,揮灑自如。那份《心經》後來大殮時覆蓋在享壽九十一的父親胸口,和他生前最愛的一套三冊大辭典一同火化。這次的抄寫功課,一筆一畫卻如鈍刀鏤刻堅石那般困難。人生旅程悲歡交織,有時筆墨不能書錄,凝神一忖,你早已度過母親去世時的年歲。

二十六年前,母親因急症從省立嘉義病院轉台中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就此再沒回到她一生點燈守門的家。從檢查出癌末擴散到亡故,僅匆促十數周,突發後事非那時措手不及六神無主的父親與你能夠妥善應付,因此骸骨經其他親族長輩決定,儀式從簡留存台中北屯慈善寺。

婚後謀職擇定新竹工作,這個當初料想不到由親族決定的奉厝點,竟像專為你就近,幾十年來晴日雨月,與妻攜子,帶母親生前最愛的瓜果餅乾,在塔樓第三層細心捧下小小牌位,以紙巾擦拭其實沒有過多塵埃的方塊照片,雙手置放地藏王菩薩金銅坐身龕前,拈一炷馨香後,在翹簷門外嶄石廊道,就著偏光靜靜凝望母親。

你與母親傾訴她未謀面的孫兒瑣事,彷彿坐在當年客廳紗門前植有紫色九重葛小院的扶手藤椅,聆聽你點說著那些撫育照養、衣食眷顧如何如何,這些生活上亂針絲縷現在是你與妻肩背上的甜蜜纏縛,你需要母親在心裡幫你看顧,那片刻是你的孺慕偎靠,母親沒有老去的溫潤微笑,每次都能撫慰寬解你多年來的舊憾痂痕。

因緣聚散,這年清明是你最後一次前往慈善寺了。此番由你專程將母親骨灰罈從台中北屯迎回高雄燕巢,與年初過世的父親,合奉安厝深水軍人公墓。

禮儀師擇定好日,點香迎出母親牌位,入塔內以古佛舍利淨水擦拭安厝後便不曾移動的骨灰罈,才發現罈蓋在當年並沒有完全封牢。經師父帶領誦經並協助重封罈蓋,想起當時火化後,你蹲身撿取母親那捧抱幼小的你無數次的手骨,為你能平安度過許多病厄困惑跪地叩求諸神的踝骨額骨,當年那個猶未自立的你,依儀俗秩序揀取骸骨入甕的痛楚,逼切到眼前……,時間仿若不存在,空間也重疊為一,你再次回到驟失母親,那最煎熬無助的第一日。

曾為人子的你,愚昧無明,竟連一次也沒有在媽媽生前康健時,不必以任何名目緣故將她緊摟入懷,為她拍撫終年駝負的背脊。你能夠毫不羞赧猶豫地捧抱母親的唯一一次,就是當年她的骨灰罈。

此刻,你的手臂連接你的心酸,連試兩次才能安穩無礙地捧抱起那只暖色石罈,你剛成年的兒子迅速從你的臂彎承接,替手護衛只見過相片的祖母骨骸;「謝謝慈善寺地藏王菩薩多年庇佑,媽媽今日將回去與父親同衾共聚,請祢一路護持我們平安無畏。」

車往南行,從外環道上台74線,為避車潮這條南下路線你很熟悉,但對母親來說是陌生新道。你小心駕駛呵護母親莫驚慌,你的眼睛正在給她指認新道路新景致,好像帶著遊歷外地多年的她,終要回返水甜故鄉一般;「媽媽,現在預備要接國道1號,在雲林古坑時,我們再轉台78線。」一上一下轉換路線,你必重複清楚說明。

春日多美好,暖陽迤邐前方傍山路段,視線裡全是新鮮風景,好像連你自己也不曾來過。

時光倒回你與母親死別之前的日子,那時候母親還不老,你總覺得還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共度,每次匆促見面的目的,竟都變成為了離去。仔細回想,那時你都在忙些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情呢?總之,母親在那段生命光譜裡,順位上來說已不再是子女迫切追求的渴望,你們彼此懷著不必出力維繫也不會毀壞改變的親情倫常,以為那些習慣成自然的地久天長,會像磐石一樣堅固;所以母親是屬於「未來」位置的——「媽媽再見,下次我再回來看您。」「媽媽,等過年時,您再燒這道菜給我吃吧……」你的無知讓你這樣有恃無恐,毫無顧惜的轉頭離去。

「媽媽,我們現在已從台78線轉國道1號,前面就是嘉義,小時候住的林森路宿舍,十幾年前就已拆解另起大樓,現在那裡馬路多變,連我都不認識了……」

童年時的媽媽,春華正茂,在黃昏窗前,懷抱著你指天仰望,你們一起仰望那美好天光,美好天光當時還那麼長……那麼長,而今手握方向盤帶母親啟程的你,早就滿面塵斑、鬢角白霜,半輩子舊皮囊積攢多少疲憊滄桑,你看了看兒子胸前背負的那只無座背包……,也許,因著那些已然成型無法修復的過去事物,你才能真實體悟這世間沒有天長地久,一切都只是片刻。

正是這樣一次也不可轉圜的殘酷無情,成了你心底的懊憾,反覆輾轉碾成痂痕,銘印為來生相認的胎記。

骨灰罈移厝雙塔位,父親在左母親在右,你領妻兒合十,為母親敬奉墨跡乾燥如稚子習作的手書《心經》。

人身有情,生命無語。那麼漫長的人世情緣倏忽如瞬,最後歸屬的旅程,你安頓父母在終點重聚,永伴長眠。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