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收碳費 環團籲每噸500元起跳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外界關注碳費訂定時程,綠色公民行動聯盟邀集環團、專家學者召開「優惠費率再研究,五百起徵不折扣」記者會,批評環境部若僅訂三百元又規畫優惠費率,不僅幫排碳大戶大開後門,每噸少收二百元,等於每年給企業二百四十億元補助,認為碳費應從五百元起徵;環境部氣候變遷署表示,不管是三百或五百元碳費,「這些都是虛擬的數字」,強調各國情況不同,碳費的訂定及制度也不同,不能直接比較。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指出,減量目標及碳費訂定應以科學為本,但台灣訂定二○三○年減碳目標為百分之二十四根本不符合實際狀況。根據美國估算,每噸碳排的外部成本高達一百九十美元,若台灣碳費從每噸三百元起徵,僅反映約百分之五外部成本,與環團訴求的五百元有二百元落差,「等於每年補助業者二百四十億元」。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說,針對碳費訂定,環團提出二點訴求,包含今年底確定碳費起徵費率,加速碳費規畫期程、在無優惠費率前提,碳費每噸五百元起徵,並以二○三○年增加至每噸三千元為目標,逐年調升。

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表示,學術上確實有用社會成本討論碳定價,「但沒有一個國家使用這種方式來收碳費」;環團稱美國估算碳排的社會成本每噸一百九十美元,並用這個數字估算台灣碳定價,還強調是國際共識,但就算美國做了這個研究,也沒這樣收碳費。

此外,為落實二○三○公車全面電動化,環境部公告「補貼電動大客車營運作業要點」,將過去補助車體費用,改成電動公車實際營運里程及載客人次的營運補助,補助經費從上限一百五十萬元提高至一百六十萬元,鼓勵業者汰換成電動公車。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