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與清宮藝術 交會故宮南院

THE MERIT TIMES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22觀看次
〈朝鮮時代文字圖〉由右至左的文字為:「孝、悌、信、禮、義、廉」。 圖/故宮南院提供
朝鮮時代〈安陵新迎圖〉(局部)。圖/故宮南院提供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朝鮮王朝(一三九二至一八九七年)歷經二十六代君主、國祚五百零五年,是朝鮮半島最後一個王朝。朝鮮王朝與明、清兩個帝國使節往來頻繁,留下許多寶貴的書畫、文獻與器物;故宮南院即日至明年一月一日推出「朝鮮王朝與清宮藝術的交會」特展,展出一百三十二組文物,其中不乏向日本、美國、荷蘭商借。

故宮南院指出,朝鮮半島與台灣僅隔著東海,南北對望,在清宮的奏摺中,經常出現韓國人因出海作業,意外漂流至台灣的紀錄。

故宮博物院這次展覽,主要以兩地使節往來為主軸,呈現出十八世紀朝鮮王朝的黃金時期與大清盛世的藝術對話。

向外商借館藏

展件更多樣性

這次展出的一百三十二組件中,有一半是故宮典藏文物,另一半是向日本大阪東洋陶磁美術館、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荷蘭國立博物館,以及國家圖書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等館所商借的館藏,藉由多樣性的展件來說明展覽故事。

故宮南院表示,這次展覽分成兩個單元:「使節遊覽」從文字、歷史及地理等面向,以及朝鮮與中國互派使節(如董越、朱之蕃、朴趾源等人)對出訪路線和風土民情的觀察與記錄;「藝術交會」則展示朝鮮與大清帝國的書畫、器物及古籍,讓觀眾了解兩地文化藝術的交會。

展件中的朝鮮時代〈文字圖〉,是由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典藏,由六件圖畫字組合而成,這種以具象圖形妝點漢字的表現,常見於東亞漢字文化圈中,類似的形式在中國稱為「花鳥字」、日本稱「花文字」,朝鮮則稱為「文字圖」。

盛大行列畫作

一睹歷史時尚

〈朝鮮時代文字圖〉由右至左的文字原本應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然而在收藏的歷程中,「忠」、「恥」二字未能保存下來。

也是由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典藏的〈虎鵲圖〉,與明初的虎鵲圖雖然題材相同,但寓意不一。明初的虎鵲圖與開國功臣劉基(劉伯溫)有關,劉基以眾鵲噪虎的寓言,具有政治上的意涵;而在朝鮮半島,猛虎被視為山神,具有驅除厄運的功能,搭配報喜的鵲鳥,充滿吉祥的意涵,進而成為深受歡迎的年畫。

由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典藏的〈安陵新迎圖〉,相傳是朝鮮宮廷畫家金弘道(一七四五至一八○六年)所繪。一七八五年,安陵迎來了新上任的牧民官,這種記錄盛大行列的畫作稱為「班次圖」。整支隊伍包含二百二十八名人物、三十一匹馬驢,以及三輛座轎,可以一睹當時朝鮮的時尚。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