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觀察】 什川古鎮的百歲古梨園

THE MERIT TIMES
文/記者張欽、馬莎 
字級
收藏文章
35觀看次
景區工作人員在百年梨園內進行表演。圖/新華社
古梨園一景。圖/新華社
「天把式」傳承人魏生恆正在觀察果樹生長情況。圖/新華社
百年梨園內盛開的梨花。圖/新華社
什川特色農產品「軟兒梨」。圖/新華社
文/記者張欽、馬莎 

沿奔騰的黃河順流而下,穿過隴原大地焦黃、紅褐的山「海」,一片濃蔭如墨、十分罕見的萬畝古梨園映入眼簾。

九千四百二十三株樹齡百年以上的古梨樹,年紀最大的已近五百歲。三千多戶人家依梨園而居,千百年來,生生不息。每到春天,參天大樹萬花齊放,雪白梨花鋪天蓋地。在黃土梁峁下、奔騰黃河邊綻放出生命的壯麗意境。

一個四周植被稀疏如火焰山的小鎮,何以有如此眾多、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依然枝繁葉茂的參天古樹?

金秋時節,記者走進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什川鎮,萬畝古梨園內,紅葉爛漫,層林盡染。徜徉其間,喜見豐收景象;與主人家攀談,更收穫許多家國故事,每一株樹,都結著傳承傳統農耕智慧的碩果,每一枝葉,都賡續著一代代人的奮鬥精神。

口感尤似哈根達斯

黃河流經甘肅蘭州,在皋蘭縣伸出臂膀,攬下一抔黃土,暈出一片灘塗,與四周山巒共同孕育了一處四面環山、三面環水、狀如半島的古鎮︱︱什川。

什川作為古鎮,看不到蘇州周莊般的古老民居,見不到貴州苗寨般的古樸服飾。但成行成列的古梨樹,直衝雲霄,遮天蔽日,以虯勁挺拔的姿態,展示著歷史滄桑。

梨是中國種植歷史極為悠久的原產水果,栽培歷史超過三千年。千百年來,從詩詞歌賦到歷史典故,從濟世行醫到祭祀民俗,無一不有梨的身影。

在什川,蘊含著農耕文明智慧的古梨園至今生生不息,拓展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存空間。

在眾多的梨中,西北的軟兒梨「高冷」而又獨特。從初熟時的滿面青黃,歷經秋收冬藏,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中涅槃重生,以其肉厚汁濃,清鮮甘甜被譽為東方「哈根達斯」。

在八十歲的什川老人魏興瑜眼裡,軟兒梨是梨,但又遠遠勝過梨。

論顏值,其貌不揚。「黑乎乎一臉『爛』相,第一次見到它的人總會懷疑這個梨是不是壞的。」

論屬性,軟兒梨既是果更是糧。什川鎮人多地少,人均不到一畝地。「過去,地裡種不出多少糧食,『軟兒梨』是我們賣錢、換糧的『口糧』。」

潤肺止咳商機滿滿

在魏興瑜的童年記憶裡,秋季採摘完後,母親會把軟兒梨儲存在果窖裡,讓其自然糖化,果實會從綠變黃再變黑。冬季氣候寒冷時,一些軟兒梨就會被整齊地排列在院落土牆邊,凍得邦邦硬。

「放學回家就能聞到滿園梨香,進屋找個小碗倒點水,拿顆凍梨放進去,過一會兒梨表面就會形成一層冰殼,敲開冰殼吃梨,儀式感滿滿,沙沙的口感像極了冰淇淋。」

自家吃一小部分,大部分還得賣到對岸的蘭州城裡換糧食。然而黃河滔滔,渡河談何容易。

數九寒天曾一度是什川軟兒梨的最佳銷售期。「隆冬時節本是農閒期,但黃河封凍,對什川果農來說是運輸佳機,凍硬的軟兒梨不僅口感獨特,氣候乾燥的冬季還能潤肺、止咳,在河對岸有著絕對商機。」

因此,在人多地少的什川,梨樹成為地裡長出來的又一塊「高田」,樹上長梨,樹下種田。因為有了軟兒梨,草木封印的冬天,成了什川人充滿希望的又一個春天。

「想要賣梨賣得多,得先會當筏子客。」一個羊皮筏子一般由十三只皮囊組成,在汛期河流湍急之時,就算把十多個羊皮筏子連成一個,渡河也是一件令人膽戰心驚的事。魏興瑜現在回憶起每次搶渡運輸,依然心有餘悸,「筏翻人淹的事常有發生。」

什川古梨園種植梨樹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傳統搶渡黃河天塹的運輸方式直到一九七一年鋼索吊橋建成才徹底終結。有了橋,通了路,什川的梨走向了更遠的地方。



為樹刮痧、為樹辦證

讓活著的「根脈」茁壯成長

魏愛民家的院子裡,有一棵樹齡高達四百四十六年的古梨樹。「四百四十六歲的它,掛果已經超過四百四十次。」這棵梨樹在一九八○年代的年產量曾最高達到七千斤(約三千五百公斤)。「雖然現在產量大不如前,但它依舊在頑強生長,每年能結果二千多斤(約一千公斤)。」

什川屬於河谷盆地,平均海拔一千四百多公尺。古梨園藏在這一片「抬頭火焰山,低頭似江南」的河谷灘地中,雖然經歷戰亂、動蕩,飽經滄桑,但至今鬱鬱蔥蔥、充滿生機。近六百年的歲月裡,古梨園駐顏有術。

個個都是照顧行家

古梨園梨樹管護的流程有嫁接、栽植、灌水、施肥、刮皮、授粉、抹泥、吊枝等十多道工序,這些工序分布在一年四季,什川人沒有農閒期。和魏愛民一樣,老一輩的什川人,個個都是行家。

「栽植也很講究。我們栽植梨苗的株距行距較大,一畝地只栽八至十棵,梨樹生長的空間大,所以古梨樹的樹冠都很大。」上車村村民魏至本說,灌水也要保底留存量,「果農們在每棵梨樹下面挖開直徑約三公尺,深約三十公分的樹盤,然後用水渠將每個樹盤連接起來,統稱為『樹溝』,水充足時給果園全面灌溉,缺水時只灌溉樹溝即可,保證梨樹不缺水。」

什川梨樹長壽,還離不開一個重要環節,便是刮皮。「類似於給樹定期『去角質』。」魏至本介紹,生長十年以上的梨樹主幹和粗枝上就會長出翹起的粗皮,容易窩藏害蟲及蟲卵,所以果農在每年冬天都要刮掉梨樹主幹和粗枝上翹起的粗皮,給梨樹做「面部大清潔」。

梨園駐顏有術的祕密就這樣被藏在一個個管護細節裡,這些工作大多都要靠「天把式」來完成,所以魏至本老聽母親講起老一輩的擇偶標準:一是家裡有幾棵梨樹,二是「天把式」耍得怎麼樣。

所謂「天把式」是從古代流傳至今的梨園管護技藝,農民將一根長約十公尺的獨木梯插在地上,兩根輔助竿居木梯兩側,形成三腳架形狀,便構成一個固定雲梯。果農順雲梯攀援而上,穿梭於半空的樹冠間,修枝條、摘蟲葉、採果實。

古法種植的技藝至今還在延續,但如今的什川古梨園,年輕一代不再靠「天把式」維持生計,梨園管護後繼無人成了當地人頭疼的問題。

古梨樹保護條例出爐

賞梨花是蘭州人每年踏青時的必備項目,登樓看四面梨花的場景被清代蘭州地方誌列為「金城十景」之一。「城市宛如發麵團不斷向四周擴散,多地梨園也不復存在。」

在什川梨園,這些承載著鄉土記憶和地方文脈的百年古樹也曾險遭「拋棄」。魏至本回憶,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梨市場供大于求,加上樹齡變大、產量減少,「種植效益不斷走低,一年不如一年!」

一些果農為了生計不得不忍痛廢棄古樹,有些砍了建房子,有些乾脆鋸倒當木料。「留著不賺錢,砍了不捨得。我曾見過有果農一邊砍樹,一邊落淚。」魏至本說。

為此,皋蘭縣在二○一四年成立古梨園保護中心,並於二○一八年與什川果農簽訂《什川古梨樹保護協議》,將古梨園交給專人保護;二○一九年,《蘭州市什川古梨樹保護條例》實施,古梨園保護步入規範化、法制化管理軌道。

皋蘭縣古梨園保護中心工作人員李曉麗說,經過多年探索,古梨園三千九百三十九畝核心保護區已形成網格化、規範化、信息化的管護模式。

即將退休的魏著鑫積極參與古梨樹保護工作,已成為古梨樹民間保護協會的負責人,「一百年傳四代,到年輕人已經二十幾代了。」魏著鑫覺得,現在家家戶戶都有梨樹,但每棵梨樹都不再是某一戶或某個人的專屬,而是一代代什川人接力守護,共同擁有的農耕成果。

近年來,什川鎮依託古梨園,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數據顯示,近五年來,什川鎮接待旅遊人數突破五百萬人次。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