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銀經濟學家:大陸經濟與世界脫鉤之說言過其實

THE MERIT TIMES
字級
收藏文章
40觀看次
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大陸在全球經濟中仍持續扮演吃重角色,並未與世界經濟脫鉤。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亞洲開發銀行(ADB)經濟學家表示,近年來興起所謂中國大陸正與全球經濟漸行漸遠的說法,但這種說法言過其實,中國大陸依然是世界大多數國家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亞銀首席經濟學家帕克(Albert Park)向美國財經新聞網CNBC表示:「中國大陸仍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他指出,儘管中國大陸的整體貿易額略為下降,但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參與度和重要性並未減弱。大陸與主要夥伴的貿易額2023年下滑,且全球經濟成長放緩拖累對中國大陸商品的需求,致使大陸的年度出口7年來首次下滑。

然而據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指出,作為全球經濟火車頭的中國大陸,仍是包含日本、南韓、台灣、越南在內120多國的最大貿易夥伴。

帕克表示,就「亟欲限制與中國大陸貿易」的特定國家與某些商品品項來說,確實有與中國大陸脫鉤的現象,但以全球範圍來看,脫鉤跡證其實並不顯著。他還表示,即使2018年美國時任總統川普發起貿易戰,中國大陸在全球價值鏈中的重要性也沒有下降。

2018年以來隨川普對大陸銷美貨品加徵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美中之間的貿易緊張形勢日益升高。儘管如此,中國大陸在全球經濟中仍持續扮演吃重角色,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達18%,外貿經濟仍是全球最大。

帕克說:「中國大陸與全球經濟漸行漸遠的說法,我認為這在整體上言過其實,也非常偏頗。」

美國聯準會(Fed)也在近期的聲明中表示:「總體來說,還看不出中國大陸與全球製造、消費脫鉤的跡象。」

帕克表示,由於中國大陸與全球貿易的連結仍相當廣泛,中國大陸經濟復甦受阻,也將對亞洲的貿易環境構成風險。

亞銀日前發布「2024年亞洲經濟整合報告」(2024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Report)指出,由於全球貨幣政策、地緣政治緊張和半導體周期低迷,2023年亞洲貿易呈現「停滯」並低於2022年水準。不過美國和歐盟需求改善、印度成長強勁,將為亞洲貿易前景帶來利多。

帕克表示,他預計半導體周期將觸底反彈,這可為南韓、台灣和日本等亞洲高科技出口國帶來更多希望。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