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從哪裡來? 桃市八德兒美館「移居城市」開展

THE MERIT TIMES
曹麗蕙
字級
收藏文章
68觀看次
盧建銘〈在羽翼下〉造屋計畫,以一系列的工作坊讓孩童學習容易入手的構築技巧,形成共築裡重要的團隊合作及分工組織的精神與方法。圖/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綜合報導】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八德館5月推出「移居城市—朋友你從哪裡來」,透過4位藝術家的藝術計畫連結社群,邀請兒童參與,共同探索原住民、新住民等多元族群,在桃園的移居路徑。

兒美館表示,如Alie Tamapima金陳怡蒨的〈一半一半〉,回應自身布農族與漢族後代的身分經驗,與原鄉的花蓮卓溪鄉「太平國小」以及在都會的桃園中壢區「中原國小」合作,以藝術陪伴與工作坊形式和孩子們共同觀察環境與創作,將共創作品轉化為織品裝置展出。

盧建銘的共築作品〈在羽翼下〉與基隆市八斗高中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專班師生、中原大學建築系學生共同工作,將原本從部落傳統鄰里工班組織sakafiyaw以及在都會地區學來的快速建築工法,拆解成多個共築步驟,落實在「外掛學校」與「移居城市」中,進一步與小草書屋大溪分部合作,以一系列的工作坊讓孩童學習容易入手的構築技巧,形成共築裡重要的團隊合作及分工組織的精神與方法。

Alie Tamapima金陳怡蒨的〈一半一半〉,與原鄉的花蓮卓溪鄉太平國小、都會的桃園中壢區中原國小合作,將共創作品轉化為織品裝置展出。圖/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王秀茹的作品〈小世界〉回應了桃園大溪與八德一帶交織豐富的原住民族群移居路徑的都會紋理,藝術家與桃園僑愛國小、復興鄉的義盛國小合作,以長達半年的藝術陪伴的形式,帶著孩子們以畫筆認識自然與環境文化,透過共製地圖打開對環境的觀察與想像。

簡子倫藝術計畫〈這是我的家〉,與東南亞藝文書店SEAi望見書間合作,以「香愁工作坊」串聯來自印尼、越南、泰國等地的新住民姊妹們,透過分享植物的故事,共植香料菜圃、收集歌謠,轉化工作坊素材為聲音與香料裝置,讓觀展的大小朋友,以聲音和氣味來感知熟悉或陌生的聲調與香氣,進而引發對環境的好奇與探索。

王秀茹〈小世界〉,透過長達半年藝術陪伴,讓孩子展開對環境的觀察想像。圖/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