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筋急轉彎」同燈謎一樣,是一種流行於民間的文字遊戲。這種遊戲的題面很平常,答案卻突兀搞怪,出人意料,點破後令人噴飯,因其搞笑、好玩,所以很受坊間歡迎。自趙本山一班人將其搬上舞台大受歡迎後,愛玩這類遊戲的人愈發多了起來。
「腦筋急轉彎」的起源,有說是古印度,也有說是日本,但無具體論據。另有說始於三國時期,證據來自《三國演義》第八十六回。說的是張溫恃才傲物、行事怪異,吳主孫權派他出使蜀漢,豈料碰上更勝他一籌的對手秦宓,於是引發了一場有趣的無釐頭舌戰。
張溫劈頭就問:「天有頭嗎?」秦宓從容答道:「有頭。《詩經》裡說蒼天舉頭西看,所以說頭在西方。」
張溫又問:「天有耳嗎?」秦宓答:「有耳。《詩經》又說:『鶴鳴九皋,聲聞於天』,天沒耳朵怎麼能聽到鶴鳴?」
張溫再問:「天有足嗎?」秦宓答:「有足。《詩經》還說:『天步艱難』,無足豈能邁步?」
張溫最後一問更怪:「天有姓嗎?」秦宓答:「有姓。」張問:「何姓?」秦宓朗聲答道:「姓劉。天子姓劉,故知天也姓劉。」
張溫與秦宓,問得怪,答得更怪,與今人玩弄的「腦筋急轉彎」毫無二致。可見「腦筋急轉彎」這種遊戲並非新創,而是古已有之,並且還有更早的記載。
晉元帝司馬睿的兒子司馬紹年幼時,腦筋就靈光,一日有使者從長安來,元帝就問兒子,你說太陽與長安,哪個近?司馬紹答道:「長安近,沒聽說有人從太陽邊來。」
第二天,元帝款待來使,再次拿這個題目問兒子,司馬紹卻答太陽近。元帝失色道,你昨天說長安近,今天為何又改口了?司馬紹答道:「抬起頭來能看到太陽,卻看不到長安,所以說是太陽近。」
晚些時候的南北朝,北齊有個小丑叫石動筩,是高帝時期有名的「笑星」。一次,他在太學中聽博士談論孔門弟子,就隨口問道:「賢者七十二人中,有幾人戴帽子,幾人沒戴帽子?」
博士聞所未聞,就說經傳中沒有明文記載,不知道。
石動筩明確地說:「戴帽子的三十人,未戴帽子的四十二人。」那位博士聽了有些摸不著頭腦,就問何以見得?
石動筩說:「《論語》記載,『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人,『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人,合起來豈不是七十二人嗎?」博士聽罷一時語塞,其他人則被石動筩胡攪蠻纏的曲解,逗得大笑不止。
再說晚些時候,宋代王安石的兒子王雱,年幼時即聰明伶俐,曾有位客人獻給王安石一鹿一獐,關在同一個籠子裡。正好王雱在跟前,客人便問他:「你知不知道哪一隻是鹿,哪一只是獐?」
王雱從沒見過這兩種動物,也不知牠們有什麼區別,但他小眼珠子轉了轉說:「獐旁邊的是鹿,鹿旁邊的是獐。」客人聽了,暗暗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