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癌症 3個適當時機 陳玲芳 |2023.06.01 語音朗讀 83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目前歐美許多著名醫學中心,已將中醫納入治療癌症方法之一;世界衛生組織,也把中醫中藥,納入正規醫療治療方針中。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癌症已連續40年蟬聯國人十大死亡冠軍,隨著醫療進步死亡率雖有下降趨勢,但根據衛福部2021年統計,一年之內仍有5萬1656人死於癌症。現在用中醫作為輔助治療愈來愈常見,因此中醫在癌症治療所扮演的角色,是協助身體平衡、並提升身體抗病力和修復力。馬偕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光偉醫師指出,近年來研究,許多中藥成分,都已被證實對於癌症有所幫助,有些則有助於免疫調節;目前歐美有許多著名醫學中心,也將中醫納入治療癌症的方法之一;世衛組織也把中醫中藥,納入正規醫療治療方針中。陳光偉說,傳統中醫對於癌症治療有八種治療方法,結論是有三個適當可介入的時機點。馬偕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光偉。圖/陳光偉醫師提供1.接受治療時期:當患者在接受常規的手術或放射化療時,難免會出現副作用,身體虛弱、噁心嘔吐、掉髮、吞嚥困難,中醫以中西醫結合角度,來降低規範治療,以及增加放化療的效果。2. 追蹤時期:當患者完成常規治療後,未來幾年都可能再復發,在這個追蹤時期,可藉由中醫治療,提升自身免疫力。3. 癌症末期:此階段不會接受常規治療,中醫可依循四診、八綱、診治法則,來減輕病患的痛苦,讓病患延命的同時,也能達到較佳的生活品質。陳光偉表示,放化療期間,是目前最常見的中西醫合療時機,以乳癌患者為例,在接受荷爾蒙治療過程中,副作用最明顯,例如噁心嘔吐、嘴破、口乾舌燥、胃痛或者腸道腹瀉等。中醫藥的介入,能幫助患者減輕不良反應,解決患者在治療中的不適,讓病患能以比較健康的身體承受化療副作用;至於無法做放化療及手術病患,如老人、體質弱病患,也可應用中醫藥,來改善臨床症狀,使患者生活品質更好。一品堂豐原中醫診所院長、義守大學教授張永明。圖/張永明醫師提供6月4日下午2點到4點,由馬偕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光偉,及一品堂豐原中醫診所院長、義守大學教授張永明,在線上有免費視訊課程,主講「中醫與癌症如何預防與治療」,與「老化的中醫治療 從古典思維到前瞻研究」,免事先報名,屆時可網路查詢關鍵字「瘋中醫 基金會」,或上「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網站查詢。 前一篇文章 國人齒列問題多「這狀況」最讓人想矯正 下一篇文章 機器人輔助手術 27年癲癇患者獲新生 熱門新聞 01常吃4種食物 助你一夜好眠2023.09.1902【研朱札記】夜鶯不至2023.09.2103【活化神經】另類大腦保健要訣2023.09.1704社論--拆除戰爭引信2023.09.1605《星雲法語》生活的自在2023.09.1806獄中找到人生志趣 更生人潛心畫佛自我砥礪2023.09.1707Z世代 工作態度與職場期望2023.09.1608別當辦公室隱形人2023.09.1609社論--政黨政治與獨立參選2023.09.1710【挪威花間集】歐紫八寶 奶油公山羊2023.09.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擺脫乾眼症 醫推「幸運草按摩法」莫德納產研合作 mRNA新創獎培育台灣之光5旬男中風後半癱 經顱磁刺激後能行走吃月餅小心熱量 5祕訣不怕臉比月圓彩虹酥 新住民媽媽中秋送愛秋分養生調睡眠 白色食物聰明吃 作者其他文章擺脫乾眼症 醫推「幸運草按摩法」莫德納產研合作 mRNA新創獎培育台灣之光5旬男中風後半癱 經顱磁刺激後能行走吃月餅小心熱量 5祕訣不怕臉比月圓秋分養生調睡眠 白色食物聰明吃憂鬱症患者易罹乾癬 服抗憂鬱藥可降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