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福世繪】橫渡太平洋,古木筏的探險

文/王文靜(品味私塾創辦人) 人類無止盡追求科技與工業發展,但盡頭在哪? 沒有這些的人類是如何生活?譬如散落在南太平洋小島的人,在遙遠的年代,是如何跨越海洋?一艘無動力的筏,能橫渡太平洋嗎? 1947年4月,77年前,6位挪威與瑞典人建造一艘印加人的木筏,從秘魯出發模擬古代印加人的木筏航行。在南太平洋無動力航行,唯一現代技術只有無線電。餓了,從海裡捕魚。渴了,竹管貯存雨水。沒有人敢,因為這是不可能的航行…… 主導者是探險家托爾.海爾達爾(THOR HEYERDAHL),曾經在南太平洋的小島住了1年,使得他陷入一場論戰:史前時代人類如何到達這些島嶼?島上的石雕,讓他主張第1批居民可能來自南美洲秘魯。 海象無情,跨太平洋的無動力航行,怎麼可能?因此當他找《國家地理》雜誌贊助航程被奚落,說是他們從不贊助任何存心找死的人。他的朋友都勸他,趕快回挪威幹正經事吧,孩子還小呢! 跌破所有人的眼鏡。101天和4900英里無動力航行,他成功到達波利尼西亞群島,創造人類航海史的奇蹟。之後,他寫下《孤筏重洋》,更被據此拍攝成電影(Kon-Tiki,印加人太陽神的古名)。這是挪威影史上投資最高的電影,獲得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探險雖然成功,他也被譽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挪威人」,但更多考證還是推翻他的南島遷徙假設。 幾年後,海爾達爾登上智利外海的復活節島,研究島上巨石像。之後寫出並拍攝《復活節島的祕密》紀錄片。 他一生有許多探險航行。有一次,發現大西洋海面上有大大小小的油塊,57天的航程,43天發現固體狀的油塊。他將大西洋被汙染的訊息傳遞到聯合國。使得世界大洋的油汙染問題得到關注。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聯合國首次環境籌備會議決定:向海裡傾倒廢油祭出禁令。 一生都在為更好的地球努力,他說:「我們的星球比我們在大洋上的蘆葦船要大,然而也小得足以把所有人帶入危險境地,除非我們之中那些活著的人,意識到要有智慧的合作。這將會拯救一座將傾塌的大廈,拯救我們共同的文明。」 他最後專案是在義大利的一個中世紀小村,幫村民重修羅馬時代的古房舍。2002年,罹患腦癌後,他選擇不做任何治療,禁食而逝,骨灰埋在這個小村。挪威政府在奧斯陸的教堂,以國葬規格致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他所拍攝的照片、日記、信件、論文視為《世界記憶名錄》。 12年後,愈來愈少人記得他是誰時,2014年10月6日 ,Google Doodle繪一艘破浪小船,並以原住民圖騰和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像點綴。因為,這天是海爾達爾的100歲誕辰。 海爾達爾88歲去世前還積極參與考古探險。老先生說,人本來沒有極限,所有的極限都是自我設限。 77年前的這趟不可能航程,改變海爾達爾的一生,雖然驗證並不成立,但贏得世界的尊敬,促使他成為20世紀最傑出的挪威民族學家、探險家、作家。你可能不知道海爾達爾是誰,但77年後的今天,世界上不同角落,持續有很多為了地球更好的新生代接棒。讓垂垂老矣的地球,透出微微的光亮。

MORE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