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2】隨堂開示錄 589 隨堂開示錄─青年勉勵 51 我們這一生要做什麼樣的人 5-4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人因會思考而與其他萬物不同,我們更應在思想上有所充實、提升。圖為佛光山藏經樓一景。圖/道璞
國際佛光青年會議    
時間:2016年7月11日    
地點: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


第七、要做一個思想哲學家
人類可以頭朝天,腳立地,背可以直起來,不像其他的畜生都是背朝天,那是因為人有思想,所以人為萬物之靈;馬、牛有水草,牠不要思想,獅子、老虎吃飽了就睡覺,牠不要有思想,可是人類不同,你既然成為萬物之靈,你的思想應該如何呢?
有時候,我們可以自問:「我從哪裡來?」「我將來到哪裡去?」「會不會再來人間?」你有想到這許多問題嗎?
從時間上說,季節有春夏秋冬,冬天過去了,春天不是會再來嗎?從物質上說,桌子、凳子、房屋,有成住壞空;空了,你以為沒有了嗎?這間殿堂壞了,有空地就可以再建。空,不是沒有;空,才能建設有。因為有虛空的世界,就有萬相、萬有、萬物的存在。

為法而來 提升思想
假如你口袋不空,錢放在哪裡?你腸胃、鼻孔不空,你還能活下去嗎?所以一般的哲學家,對人類最看重的是,人有思想、有想像。像現在人類重視環保、重視生態、重視人我的和諧關係,這是人類思想的進步。
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朋友們,你們到佛光山來,是因為佛光山素菜很好吃嗎?佛光山殿堂很漂亮嗎?素菜好吃、殿堂漂亮,都是其次,我千山萬水、千辛萬苦來到佛光山,不是為了飲食、床座,是為道而來,是為法而來,是為了在我的思想上需要更充實、更有想像力才來的,應該這樣想才對的。
我在二十歲以前沒有看過學校,沒有進過學校念書。後來,到寺院裡出家,叢林教我有信仰、有想像,人生有過去、現在、未來,讓我對宇宙人生,有很多的想像力。

年少疑問 思考解惑
我還在青少年的時候就懷疑過,佛教講慈悲不殺生,所以豬馬牛羊有生命不能吃,那青菜、蘿蔔也有生命,為什麼可以吃,難道這就公平嗎?我問你、問他,是我不懂呢?還是他們解說不通?我一直對這個問題不能解決。
不過,我有思想、我有想像,有一天終於懂了。青菜、蘿蔔,雖有生長、繁殖、死亡的現象,但那是物質上的機能;動物牠是心理的作用,會有恐懼,所謂貪生怕死,這就是心理和物理的不同,所以生命的意義,就有了差別。
在佛光山望東去,二十里外就是海,再往前不遠,有一個海島小琉球。我記得二十年前,國際佛光會初成立不久,和那邊一位校長講好,請他先做小琉球佛光分會的會長,我要去替他們開成立大會。當我到達的時候,他跟我講:「其實在小琉球這個海島上,只有一萬多個居民,成立佛光會是很困難的。」
我說:「佛光會倡導人間佛教,帶給人類歡喜、幸福,有什麼困難呢?」
他說:「我們海島上一萬多人都是捕魚維生,每天殺業很重,佛教倡導不殺生,那麼這一萬多人不捕魚,生活怎麼辦呢?所以,他們沒有辦法信仰佛教。」

佛是智者 修鍊悟道
不錯,這許多殺生的漁民,叫他們不殺生信佛教,今後的生計怎麼辦呢?我就說:「校長,信仰是有層次的,是一步一步,慢慢地提升,現在雖然這裡有一萬多人捕魚維生,雖有殺生的行為,但他們不是為了心裡的瞋恨,是為了生存而殺;因此,先要給他一顆信仰的種子,等到這顆種子成長到超過他的殺業時,人生還是可以改變的。」
談到思想,天主教信仰上帝,上帝住在哪裡?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住在哪裡?不過在我的想法,上帝他不是人,他是神,神創造萬物,但神也是人創造的;如果上帝沒有人創造,誰是上帝呢?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他不是神,他是人,他是經過了苦修以後證悟成佛,他不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神仙,他是實實在在修鍊、悟道的一個覺悟者,他是一個智者、覺者,所以佛陀與上帝應該是意義不同的。
比方說,上帝將來對人類要審判,最近有人統計,目前全世界的人口有七十四億,這七十四億的人,上帝要怎麼審判呢?我覺得釋迦牟尼佛是一位覺悟的智者,他說每一個人不需要誰去審判,他自己會審判自己,自作自受,自己的業力自己承擔,自己的行為自己負責,這不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嗎?
希望各位青年朋友們,了解到佛教一個重點,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佛教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在於不是光叫你信仰,重在你有疑惑,有疑惑才能為你解決問題。

遠道拜訪 受益良多
有一天,慈惠法師告訴我,有一位王先生,從上海專程到佛光山,一定非見我不可。我說:「不行,我這麼老朽,也殘障,不要會客了。」
「但他從上海來,不能辜負他的誠意。」那好吧,只有跟他見面。
見面的時候,我就問他:「先生貴姓?」他說姓王。
我說:「王先生,遠道而來很歡迎,你請坐。」
他看到我對他這樣禮遇,也很老實說:「跟你坦誠說,我是不信佛教的,不過我很仰慕你,希望能和你一見,了我的心願。」
我聽了以後,我說:「王先生你真了不起,你還有一個不信,你信仰『不信仰』,這也是很了不起。」他聽我讚歎他不信仰也很好,很意外。
我又繼續說:「不過,王先生,佛教你可以不信,你信佛,佛沒增加一塊肉,你不信,他也沒少什麼東西,所以信、不信不是那麼地重要。但是你不能對自己不相信,你對自己一定要有信仰才好。像是我相信我的國家很強大、文化很優秀,我相信我的父母很慈悲,我相信我自己很有能量,我能夠創造事業,我能安定家庭,我能勤勞服務社會,我能夠做一個好人。你不相信你很能嗎?」

皈依真理 相信自己
他聽了我的話以後,還沒有坐下來,就跟我說:「那我拜你做師父好嗎?」
我覺得,這也不是拜不拜師父的問題,佛教講信仰,佛經有句話,是任何宗教不能比的:「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意思是說,你要皈依自己、相信自己,你要皈依真理、相信真理,不要相信其他。釋迦牟尼佛也沒有要你信佛,是要你信法,所謂「依法不依人」,佛也是依法才能成佛,如果世間沒有一個真理的原則,沒有法,佛從哪裡來?上帝、人類又是從哪裡來呢?
各位青年朋友們,你們這一次到佛光山來,倒不是要你們參加一些活動,是讓你們多一些哲學思想,提出一些見解、看法,但不是胡思亂想,也不是妄想,是正當的聞、思、修,由聞而思,由思而實踐,所謂聞、思、修,才能入三摩地。(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