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堃流.感展 聚焦風的姿態

THE MERIT TIMES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54觀看次
〈体〉的表面豎立金屬軸,可向四周探測風。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聽不見不代表沒聲音。」藝術家王仲堃全新創作個展「流.感」,即日至三月五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行,展名延續他近年專注於日常中不可見的「風」,與聲音機械裝置的探尋,也呼應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的現況。

當代館表示,這次展出三組全新創作,皆以「風」作為動態的關鍵,挑戰物理機械與氣流之間的微妙平衡,穿梭在展間中每個腳步、動作、聲音,都能引發作品的共鳴反應,觸發視覺與聽覺的感知。

步入展間長廊旋即可見第一件平衡雕塑作品〈風的姿態〉,概念源自王仲堃童年製作風箏的經驗,十二張纖薄的棉紙水平式地懸掛於天花板上,藉由氣流而擾動,曲折原本在高處水平排列的風帆,展開輕盈的律動姿態。

〈体〉的球形裝置結構源自病毒形狀,由二十面體組成的再現,裝置表面豎立若干金屬軸,可向四周探測風,還會隨著觀者移動行徑掀動的氣流步伐,觸發作品發出電子聲響與閃爍燈光。

〈場〉布滿百餘支輕巧的立桿裝置,立桿上的扇葉與懸置的鐘槌將隨風轉向,敲響出悅耳鈴聲,並綻放溫潤的微光,猶如欣賞流動聲響的演奏奇觀。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