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年文化 林戎依 重織消失近一甲子樹皮衣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25觀看次
林戎依走進森林,將阿美族文化技藝相關的採集方法,從頭到尾實踐一遍又一遍。 圖/取自網路
【本報台北訊】根據文獻記載,樹皮布文化有3500多年歷史,分布區域從亞洲到南太平洋群島、非洲、中南美洲等國。樹皮衣曾是阿美族人的重要工藝,舉辦部落要事或祭典,族人都會穿著樹皮衣以示尊重。阿美族「樹皮衣藝術家」林戎依向耆老學習技藝與採集方法,在台東成立「獨樹依織」工作室。致力將樹皮布工藝結合設計,讓傳統工藝以不同面貌再次呈現的她說:「敲打樹皮布並不難,最難的是走進森林。」

隨著傳統文化式微、紡織布料取得容易,樹皮工藝在部落消失將近60年,直到1996年,阿美族部落一群60多歲的長老們靠著口述相傳,才摸索找回這項傳統。

今年34歲的林戎依說,她在大學三年級時,首度於台東縣都蘭部落看見這項傳統工藝,便決定投入樹皮布工藝的創新與傳承,主動請教部落耆老沈太木及田易奇老師,學習這項失傳技藝近10年。

林戎依說,學習工藝並不難,最重要是了解工藝背後的精神。在森林,林戎依沒有全副武裝,僅著輕便衣帽,使用最簡單的手工具,就進行採集作業;挑選材料的過程極盡費神,因為把關樹皮布品質,必須顧慮到樹齡、樹節、紋路、纖維,「想敲擊出來什麼樣的布料,就得慢慢找出那棵樹才行」。製作過程也非常繁瑣,須先取出圓筒狀樹皮,剪開後以鐵鎚規律敲打,直到樹皮漸漸變成一張平面,考驗臂力與耐力。

此外,她也涉入教學領域,帶領新進工藝家或設計師學習樹皮工藝,探討樹皮的各種運用方法,並轉化為文創商品,例如:樹皮布製成的美麗耳環,讓更多人看見這項獨特的工藝之美。

林戎依曾以作品「在我眼中,你是如此的美麗」,在2018年「PULIMA藝術獎」獲得優選;2021年則首次回到母校台東大學舉辦個展「我用石頭與祢交換」,將傳統樹皮布以立體造型、裝置藝術等當代藝術手法呈現。之後,也陸續以樹皮布結合當代織物或各式媒材,重新詮釋台灣原住民族的樹皮布傳統工藝之美。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