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水情吃緊 高雄3月8日起減壓供水

THE MERIT TIMES
本報高雄訊
字級
收藏文章
29觀看次
【本報高雄訊】南部600天沒下雨,面臨30年來最嚴峻水情挑戰,高雄市府昨與中央同步成立抗旱應變中心,由經濟部王美花部長主持,各單位研商決定,高雄地區自3月8日起調整為減壓供水黃燈,民生減壓供水時段為晚間10時至隔天上午6時;嘉義縣市維持黃燈不變。

為因應後續南部春雨偏少及晚梅的可能性,經濟部已協請高雄市政府、台水公司、水利署積極趕辦「2023年穩定南部供水抗旱計畫」,採取強化區域調度、增鑿54口抗旱水井及提升既有淨水場處理能力等措施,務必於4月底前完成增供每日13.6萬噸水量。

嘉義地區水情未好轉,是否可能近期改為「減量供水」的橙燈,水利署長賴建信說,嘉義地區每日用水約30萬噸,嘉義地區水庫仍可支應,也可以從雲林支援。同時間台南曾文、烏山頭兩水庫水量仍比2020年百年大旱時期多,每日有餘裕支援嘉義11萬噸,所以此次會議無調整嘉義水情燈號。

北部地區水庫仍相當充裕,但寶山、寶二水庫庫容量每日正以每日約1%下降。賴建信說明,石門水庫較百年大旱時期還多出5000萬噸水量,用水仍充足;寶山、寶二水庫是配合1月春耕用水導致用水量較多,整體用水量仍無虞。

另外,南台灣水情拉警報,急盼春雨解圍,不過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說,反聖嬰現象影響雖在減弱,但仍在影響範圍內,3~5月的氣溫預報為正常到偏暖,但雨量預報是偏少到正常,儘管少雨機率有逐月降低趨勢,但整體還是要撐到5月梅雨季,再加上夏季西南季風,才能挹注較多雨水。

呂國臣也提到,中南部降雨主要靠颱風、西南氣流以及午後雷陣雨,但中南部從去年梅雨季結束後,幾乎沒有較大降雨,儘管有午後雷陣雨,但降雨規模有限,加上颱風也未直接影響台灣,才會導致現在水情吃緊。

至於溫度方面,北台灣明起偏涼,周五清晨北部低溫有機會下探至13℃左右。

周五白天起氣溫逐漸回升,往後幾天將迎接晴時多雲的天氣型態,但在輻射冷卻效應下,仍會出現14℃左右低溫,中南部日夜溫差可能達10℃左右。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