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直下承擔 我是佛光山

THE MERIT TIMES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字級
收藏文章
33觀看次
在佛門裡,一草一木來之不易,一粥一飯皆是成就眾緣。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學院的課程行解並重,啟發學子們修道的信念。圖為新春期間,同學(右)到各殿堂招呼民眾、提供諮詢。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自興辦叢林學院以來,時常關心院內生活,無論弘法行程多忙,都不忘與佛學院師生們講話。叢林學院亦是佛光山的根,孕育全球弘法人才,使人間佛教法脈得以傳承,在《星雲大師全集》中有許多星雲大師對徒眾弟子的殷殷教誨,弟子發願如是奉持。

「佛光山是誰的?」

「佛光山是我的!」星雲大師在年輕學子乞請出家時,期勉弟子們都能養成「我是佛光山!」的精神,不僅是荷擔如來家業的精進勇猛,更代表發心傳承佛光法脈的使命,透過這五個字,更是希望具足菩提幼苗對於自我的信心,開展對佛教的願心及願力。

行解並重 落實四給精神

在叢林學院,除了課堂上的解門,也有行門的實踐,同學在殿堂、客堂、大寮等堂口處處展現出「我是佛光山」的精神。在男眾學部大智殿、女眾學部大悲殿服務信眾時,除了給予問候招呼,同學也學習介紹佛菩薩的殊勝願力以及殿堂因緣,文殊菩薩所成就的功德、觀音菩薩所教導的慈悲,乃至殿堂的屋瓦,都是星雲大師悲心願力的展現。

進到客堂,則學習如何做靈巧的知賓,大師提醒的主動微笑、主動招呼,無處不是落實及展現佛光山「來時歡迎、去時相送」的精神;走入大寮,更是時刻憶念大師的指導:新春期間每天三千個便當,同時落實「四給」精神,菜餚配色讓人一見就心生歡喜,而將便當準時送到各單位,是「給人方便」。一個便當蘊含無限祝福,祈願大眾都能吃出禪悅妙味、法喜充滿。

身心安住 延續如來慧命

星雲大師期望叢林學院學子透過解行並重的學習,建立大家修道的信心,也勉勵大眾在學院中安住身心,專心修道。因為「我是佛光山」,因此能愛惜這裡的一草一木來之不易,一粥一飯皆是眾緣成就;因為「我是佛光山」,願效法先賢,以繼往開來的發心,延續如來慧命;因為「我是佛光山」,可以學習大師以教為命、非佛不作的精神。大師希望弟子們能和他一樣,甚至超越他,共同為了佛教的永續而努力。



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如果現在問你「佛光山是誰的?」

你認為是你的,你就會珍惜它;

認為世界、宇宙都是我們的,那麼世間就沒有窮人,

因為心有多大,就能包容多少。

「叢林學院是誰的?」「是我的!」

如果在這裡的學生都能有這樣的想法,

就富貴了,也就能安心了。

所謂:「金角落、銀角落,哪裡及得上自己的窮角落?」



摘自《星雲大師全集》增訂版 第九類【佛光山系列】

《佛光山開山故事》〈教育人材‧女眾學部〉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