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春天不是後母面

THE MERIT TIMES
文/劉洪貞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文/劉洪貞

一大早,樓上的陳太太就陪著一雙兒女,趕著去搭學校交通車。有時鄰居大嬸心疼她忙,都會體貼的說:「孩子都這麼大了,就不用陪了。」每一回她都笑著回答:「孩子很快就長大了,以後要陪的機會就不多了。」

陳太太是陳先生的第二任妻子,他們原本是同事。十年前陳先生的妻子因病過世,留下兩個六、七歲的孩子,還有一個年邁的老母。陳先生經常要到對岸出差,家庭事業難以兼顧,陳太太基於同事之誼,經常到陳家幫忙,後來成了陳先生的最佳幫手。

她視孩子如己出,辭去工作專心照顧他們,還有老邁的婆婆。陳先生曾建議她,趁年輕生個孩子吧!她的回答令人感動,能有一雙兒女夠「好」了,其他的就不考慮。

對門張先生的兄嫂住東部鄉下,因一場意外留下兩個十歲上下的兒子。未婚的他只好把孩子帶回扶養。

那一年,他參加台北花博義工時,遇上現在的太太,當她知道他的處境後,自願陪他一起照顧孩子,就這樣兩個孩子,管他們叫「爸爸、媽媽。」

孩子從國中開始翹課、打架,這讓他很後悔當初的決定。每當這樣的時刻,張太太除了安慰他,並會親自出馬帶回兒子。兩個兒子看到她不管在訓導處或派出所,都放下尊嚴跪在地上,向對方猛叩頭求情的模樣很難過,認為「媽媽」為他們做的,即使是親生母親也不過如此。因此慢慢改好,不再讓父母擔心。

每次目睹她們為了孩子,無怨無悔的付出時,我都會很感動,也覺得台語用「春天後母面」來詮釋後母如善變的春天天氣,而感到諷刺。想想,在家庭結構改變的今天,多少後母為了非親生的子女而犧牲奉獻的故事,就在你我身邊上演著。

我們是否該為她們的努力給予肯定才對,而不是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方式來比喻。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