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系國家 大舉爭搶國際學生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5觀看次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疫情期間全球關閉邊界,迫使各國大學直視營運模式中顯而易見的缺失:仰仗國際留學生支撐營收。現在3年過去了,這個領域對外國留學生的依賴未見減少,反倒更為強化。

中國大陸重啟、尋求外國大學學位的留學生重返校園之際,英語系國家激烈競爭以吸引國際留學生。教育是澳洲的第4大出口項目,上個月逾2.8萬名中國大陸留學生返回澳洲大學,另外還有3.5萬名持有簽證的中國大陸留學生符合返校資格。不只如此,澳洲去年的國際新生累計達74.6萬人。當地頂尖學府估計,註冊人數最快在2025年將恢復到疫情前。英國、美國、加拿大的回流狀況更為迅速。

疫情顛覆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全球留學生市場。國際教育協會(IIE)的研究專員貝爾指出,當時許多留學生延後或暫緩出國,美國2020/21年的新註冊學生銳減46%。澳洲工會說,2020年教職人員減薪多達15%;政府數據也顯示,2020到2021年的高等教育人力驟降8.3%。

2019年全盛期

550萬學子海外求學

2019年全盛期,全球有550萬名學生遠赴海外求學。2018/19學年,教育出口總值在澳洲達269億美元、英國達308億美元、美國達440億美元。Navitas預測,2030年海外留學生人數將增至950萬人。

為了避免隱患,大學努力讓自身的營運模式能安度未來考驗,方法之一是設立海外分校。據跨境教育研究小組,美國和英國大學最積極採行這項策略,占全球國際分校數量的3分之1。紐約大學(NYU)在阿布達比和上海,均設立具有學位授予資格的分校。方案允許學生在紐約大學校本部或留學生的家鄉分校就讀,使得疫情爆發期間的國際註冊維持熱絡。

瞄準新興經濟體

國際私校退出大陸

另一方面,疫情期間,北京當局的取締與防疫限制,已阻礙外國學校在中國大陸的擴張熱潮,促使包括英國在內的一些國際私校,正把眼光瞄準亞洲、非洲和中東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2019年教育顧問公司Cairneagle的紀錄顯示,英國機構準備開設的學校原本有80%是要設在中國大陸,但這個比率在今年1月下降到15%。

其他地區對國際私校的殷切需求也是促成這種轉變的因素之一,在印度、越南、奈及利亞等年輕人口眾多、且所得水準持續增加的新興經濟,國際連鎖學校不斷擴張,而經營老牌名校海外分校企業也看好此趨勢錢景。

儘管就總數而言,從中國大陸轉出後的機會仍偏少,但ISC研究公司表示,明年將開設26所國際學校,其中17所是英國學校,包括在越南的布萊頓學院(Brighton College)、阿賓漢學校(Uppingham)和賴蓋特文法學校(Reigate Grammar),以及在柬埔寨的坎特伯雷國王學校(King's School Canterbury)和在巴貝多的墨爾文學院(Malvern College)。在印度,哈羅國際學校(Harrow International School)正在印度南部科技中心班加羅爾設新校區,威靈頓學院(Wellington College)則在孟買附近的普恩設立校區。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