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情緊繃 巴拉圭總統大選今投票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健康、學校與貪腐引發的不滿情緒中,中華民國友邦、南美洲國家巴拉圭的選民,將於當地時間4月30日舉行的總統與國會大選決定,究竟是要留下已經統治長達70年的執政黨,還是支持在野大聯盟。

貧窮與貪腐 問題一籮筐

巴拉圭是南美洲唯一跟中華民國建交的國家,在野聯盟揚言對此進行檢討,若贏得大選將與中國大陸發展更多的雙邊關係,使得這場選舉可能產生地緣政治影響。

內陸國家巴拉圭儘管充滿貧窮與貪腐問題,經濟卻相對穩定,政權不曾輪替,也不受席捲拉美的社運浪潮影響。

但新冠疫情暴露醫療與教育體系的缺陷,加上貪腐沉痾,分析家認為,巴國政局也許到了輪替的時候。

巴拉圭「紅黨」是南美洲執政最久的政黨,實際上自1947年起就統治著該國,期間只有5年易手,總統候選人44歲的經濟學家潘尼亞(Santiago Pena)是前財長,也是美國指控貪腐及涉嫌恐怖主義的強勢前總統卡提斯助理,將代表執政黨參選。

在野聯盟則結合了立場迥異、希望推翻紅黨長期執政的各個政黨,由國會第二大政治勢力「自由黨」的領袖60歲艾里格里擔任總統候選人。

民調專家認為這將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拉鋸戰,勝負將在些微之間。巴拉圭總統任期5年不得連任,紅黨在過去70年把持巴拉圭政壇,然而接連不斷的貪汙指控,已令紅黨的基礎動搖。

在台灣議題上,艾里格里認為巴拉圭與中華民國維繫關係的代價太高,「我們認為這段關係不公平,因此我們抱持批判的立場」。潘尼亞為兩國關係辯護,但也說他將尋求跟中國大陸進行更多貿易,只是沒有解釋如何實現。

二願景競逐 空前政治實驗

喬治華盛頓大學拉美政治學教授布隆指出,這是一場非常獨特的選舉過程,「有兩種願景競逐,一個要繼續70年的一黨執政,另一個則是聯合政府,把中間偏右到左派的不同政黨結合起來,這在巴拉圭是空前的政治實驗」。

美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28日舉行線上研討會,邀請巴拉圭前官員與多位美國研究拉丁美洲的學者,探討巴國大選對美國、中國大陸、台灣在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區的影響。

拉美專家艾里斯呼籲巴國,應以薩爾瓦多、巴拿馬等台灣前邦交國為戒,投抱大陸僅少數人獲利,反而引狼入室,讓北京得以影響或掌控當地政府,造成所謂「政府俘虜」現象。

巴國總統大選舉沒有第二輪決選,因此13名候選人中,無論誰在30日贏得最多選票,就是下任總統。雖然所有跡象顯示「選情勢均力敵」,但布隆表示,他看到「起風了,而且是往有利於在野的方向」。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