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車禍 近15年死傷增2成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42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孩子愈生愈少,但因道路事故而死亡或受傷的兒童人數卻持續增加,2008年至2022年內政部公布出生人數從19萬6000多人跌至13萬8000多人,跌幅達2成9。警政署統計0到12歲道路事故死亡或受傷人數,卻從7664人增至9300人,增幅2成1,少子化問題嚴重,而運輸事故意外又讓不少兒童成為折翼天使,來不及長大。

提早折翼 醫療、社會成本嚴峻

國衛院「2030兒童醫療與健康政策建言書」,運輸事故是兒童非自然死亡的頭號殺手,其中9成屬於機動車事故,對各級學校學生而言,長期以來,車禍始終位居校園意外事故的首位。學前兒童交通事故傷害多發生在娃娃車或上下學(幼兒園)途中。

該項建言書係由國衛院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撰寫,研究團隊分析健保資料庫「未滿20歲兒童及青少年之意外事故傷害盛行率」,內容強調我國少子化趨勢嚴重,兒童因交通事故而傷亡所造成的醫療及社會成本問題更加嚴峻,值得政府部門重視,大家共同守護兒少。

兒福聯盟及兒童急診醫師提醒,坊間「機車兒童安全座椅」及「兒童安全帽」為兩大致命問題,亟需相關部會積極管理。

兒福聯盟發言人李宏文表示,「行人地獄就是親子地獄」。目前「機車安全座椅」為三不管地帶,缺乏相關檢測機制或法規規範,衛福部兒少事故傷害防制推動小組,曾提案要求經濟部嚴禁機車業者宣稱「安全」,以免誤導家長。

專家叮嚀 學齡前勿乘坐機車

經濟部標檢局曾向推動小組提出報告,機車發生車禍時,所謂安全座椅的安全帶可讓孩子不被拋出去,但也可能更危險,幼童被迫與機車「共存亡」,跟機車一起捲進車底。

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主任葉國偉表示,國內大部分縣市大眾運輸系統不完善,沒捷運、公車少,如果家長無力買車、養車,只能騎機車接送孩子,但機車卻是最容易發生嚴重事故的交通工具。

葉國偉指出,成年人騎機車載小孩時,未給予適合安全帽,甚至沒讓孩子戴安全帽,或是腳踏板上站1個、後面又載1個,嚴重忽略兒童安全,都屬於廣義上的「兒虐」;建議政府分析兒童車禍事故大數據,找出可能導致重傷、致命原因,進而嚴格立法規範。

「站在兒童急診立場,強烈建議學齡前兒童不要乘坐機車。」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理事長李建璋說,成年人騎機車載著幼兒,一旦發生車禍,兒童頭頸部受創嚴重性遠高於成人,主因為兒童頭部占身體的比率較大,可能占身長的1/5到1/4,而小朋友頸部肌肉發育尚未成熟,支撐力較弱,車禍撞擊時,頭部劇烈甩動,以致腦部、頸椎受創,更高機率導致死亡或終身癱瘓失能。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