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公布10大死因 無助新冠防治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3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昨天公布去年10大死因,新冠病毒為第3名。統計處指出,去年新冠死亡人數為1萬4667人,年齡主要分布在65歲以上,占8成6,死亡年齡中位數為82歲,較110年增加10歲。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表示,大流行期間時需要的是更動態的即時分析,現在才公布這些數字,已無法即時對決策做出貢獻,因為時效性已經喪失。

詹長權說,新冠死亡持續累積,去年他算一算早知道會進前10名,可惜過去他數度於臉書發布死亡數分析、提出建設性建議,指揮中心卻說他「打擊士氣」。現在每個星期開一次記者會說明疫情,都沒有把死亡講清楚,這是不對的;遲遲不紮實分析超額死亡,這也是不對的。希望今年不只是要拿出去年完整的死因統計,還要告訴能回答這個問題:「今年已經過了5個月,有這5個月的資料,請問今年要做什麼決策?」

詹長權表示,10大死因統計是比較靜態、不即時的,但大流行期間時需要的是更動態的即時分析。「新冠疫情最重要的數字,就是死亡數。」他表示,因為新冠有疫苗、有藥物,是「不該死的傳染病」,但若不能即時根據數據分析去檢討政策,例如疫苗接種策略或用藥指引,那就等於是放著它每個月這樣死。輕症免通報後,基層醫師都有感覺到病例持續增長,5月已累計將近500死亡,推估6月還會更高,達到接近千人死亡。

除了新冠死亡數分析,超額死亡分析也非常重要。詹長權表示,唯有面對超額死亡,才能掌握疫情的真實影響,並知道哪裡需要投入更多資源,才能預防死亡。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