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記憶】阿媽味粽子

THE MERIT TIMES
文/滿佳
字級
收藏文章
33觀看次
文/滿佳

端午吃粽子是我從小最期待的事,勝過吃中秋月餅和過年的蘿蔔糕,有朝一日如果我離開台灣,粽子肯定會成為我的鄉愁。

有記憶以來,家裡的端午粽都是阿媽一手包辦的,媽媽僅負責採買、備料和打下手。過節前一天阿媽先清洗粽葉,一片片洗淨擺滿兩大竹篩晾乾,當天一早,阿媽就挽起袖子起鍋炒香媽媽備好的料,香得我們四個蘿蔔頭都快流口水;怕被罵不敢靠近廚房,只好假裝上廁所探看兼聞香解饞。

一會兒,餡料如小山般高高堆在大盆子裡,阿媽、幫傭阿姨與媽媽,三人六隻手利索地開始均勻舀餡包裹,兩串四角尖尖飽滿的粽子,不到中午即完工,平鋪蒸籠架上大灶隔水蒸煮。待傳出粽葉香氣,這兩串我們望眼欲穿的粽子就展現在眼前了。

阿媽會把粽串掛在窗戶鐵欄杆上,說等涼透再吃免得燙傷;爸爸交代粽子是糯米包的,不好消化,每人一天限吃一個,免得吃多壞肚子。可我們四隻饞蟲哪等得及它涼透,爸才轉身我們立馬一人搶一個,邊吹氣邊快速往樓上客廳奔逃。安全後剝開粽葉,顧不得燙,低頭吃得說不出話來。

嗑完一個意猶未盡,還想去拿,哥說不行,一下子少八個太明顯準被逮,再剪兩個四人分著吃,把先前留的棉線一併剪掉,才不會被發現。於是兩個小的留客廳,兄妹倆躡手躡腳回現場,哥拿我剪。就這樣四人狼吞虎嚥吃完六個熱騰騰的美味粽子,吃得滿嘴油光、齒頰留香。

這偷吃把戲我們一年玩一次,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小四時阿媽過世,爸診所忙碌、媽沒空親手包,改買市場現成的,但比不上阿媽粽子可口,勉強聊勝於無應景過節罷了。媽也歎真是和阿媽的手藝沒法比,笑罵這下你們不想偷吃了吧?還懂得剪掉棉線毀屍滅跡,真夠鬼聰明。啥!媽早知道我們幹的好事?只因疼愛,四人吃得也節制,就任我們痛快的玩了。

婚後回台南過節,方知南部粽作法迥異於北部。餡料並未事先炒香直接包妥下鍋煮熟,口感比較軟黏,且餡料一定有花生,都說粽子沒放花生怎能下口,甚至沾花生粉吃,不像我們享受原味。沒想到小小台灣飲食口味南北大不同。

嫁雞隨雞,多年來家裡偏向吃南部粽,可粽葉一剝開,阿媽包的粽香依舊擋也擋不住地流瀉,且帶出數不盡難忘的過往……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