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有方】回收日曆紙

THE MERIT TIMES
文/滿佳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文/滿佳

近日收到一本精美的日曆,紙張是不透明的材質,不是薄薄一撕就破的那種,想到以後每天會有一張便條紙可用,我愛不釋手。

小時候,爸爸會每天收集撕下的日曆紙,隔些時日就裝訂成四本草稿簿,兄妹一人發一本,已上學的哥拿去當計算紙,尚未上學的我們則拿來塗鴉畫畫,畫完再去和爸爸換新的。

因為我馬上要上小一,爸就要我學寫數字,不要再畫娃娃。記得數字的「8」我老是沒辦法一筆寫出來,經常先寫「3」再將稿本橫過來畫個3湊成8。爸察覺不對勁,大手握小手,耐心教我慢慢寫,還說字要用寫的不是畫的。他在稿本上幫我畫好格子,要我一格格填寫,寫滿他用紅筆打個大勾標註一○○分,我得意的到處炫耀,這溫馨深刻的學前教育,至今印象明晰。

就這樣,我們兄妹從小養成日曆紙回收再用的習慣,上班後我擁有與眾不同的記事本,從未花錢買。有同事收到我的備忘箋,好奇問我哪來的,知道是回收日曆紙製成的,都誇方便好用又節儉,也跟著學。哥結婚後,嫂子用日曆紙摺成方形小垃圾袋,吃飯時擺桌上收納菜渣、骨頭等,用餐後桌面不致一片狼籍,利於收拾,我婚後也沿用至今。善用日曆紙,儼然是我們家的傳統習性。

至於大張月曆紙,媽教我們用來包開學新發的課本,彩色面當裡層白色做外層,包好寫上科目名稱和班級、姓名,很容易辨識。當時每年課本都沒什麼調整更動,可以從哥、我直用到弟弟,只消新學期換張月曆紙重寫班別、姓名就成,小學畢業時拆掉月曆紙,課本猶如新發的呢!

兒子上小學時流行塑膠書套,他吵著買,但塑膠製品不環保也不便宜,我告訴他用月曆紙包課本的往事,他不領情,說那是古人做的事,會被同學笑死。我這古人媽媽只好物盡其用,拿去放冰箱上遮灰塵用了。

科技儘管進步神速,汰換了許多舊事物,但有些好的生活習性其實不落伍,值得保留延續,像資源重複使用的節約行為,畢竟地球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有必要未雨綢繆,否則一旦耗盡又尚未發明替代品,就後悔莫及了。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