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溫需求

THE MERIT TIMES
文/田中修
字級
收藏文章
21觀看次
圖/維基百科
文/田中修

一般的植物種子,只要有水和空氣,而且一天24小時溫差在20℃~25℃之間,即會發芽。

不過,將紅藜和白藜這些雜草的種子,則需要特殊處理,安排一、兩個小時處於20℃的環境,12個小時在10℃,處於這樣的溫度變化條件下,這些種子才會發芽。這些種子要發芽,重點並非維持在一定的溫暖溫度,更需要的是溫度的高低變化,稱為變溫需求(alternating temperature requirement)。

溫度變化 才會長大



紅藜和白藜的種子特性是「要感受到每天溫度的高低變化才會發芽」,亦即必需感受「白天溫暖,晚上寒冷」這種溫度變化。

「白天溫暖,晚上寒冷」指的是空氣溫度的變化,地表的溫度也會跟著空氣溫度而變化。白天的地表因太陽光照射而增溫,大氣溫度上升。到了晚上,沒有太陽加溫,則會變涼。所以,地表的溫度一天會上下變化。但是,從地表深入地底,愈深處的溫度,早晚變化愈不明顯,特別是晚上,土裡面的溫度不會有很大差異。

溫度不變 深埋地底



因此,「溫暖、變動不大的環境條件」,對種子而言代表「深埋在地底下」的意思。反之,「感受到溫度的上下變化」,對種子來說,代表「接近地表」的意思。

若種子位在接近地表的土中,發芽後,幼苗會憑著種子所儲存的養分長出地面。

但若種子位在地下深處、溫度不太有變化的地方,發芽的幼苗會無法生長,因為小小的種子所儲存的養分,不夠幼苗長到有光照的地面上。

總而言之,種子為了要發芽,首先要能感受溫度的變化,也就是說「種子深深埋在地底,就不會發芽」。這些植物以紅藜和白藜為代表,其次還有羊蹄、狗尾草等雜草都具有這個特性。

內容節錄自《3小時讀通植物學》,世茂出版社授權使用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