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謙‧物猶如此】鹿胎草

THE MERIT TIMES
文/林少雯
字級
收藏文章
35觀看次
文/林少雯

〈鹿胎草〉這一則故事,出自《人譜類記》這部古籍。故事的主角,是一隻懷孕的母鹿與剛出生的小鹿,和一位名叫陳惠度的人。這個事件,也是引發陳惠度拋棄弓箭、走上修道這條路的引子。

話說,陳惠度年輕時有一次在剡山打獵,追蹤一頭母鹿來到叢林深處。他躲在樹叢間,張開弓射出一箭,母鹿中箭後拖著受傷的身體,再次躲了起來。當陳惠度找到受傷的母鹿時,只見大腹便便的牠,正撐著最後一口氣將小鹿生下來,以免小鹿尚未出生就死於胎中。

好不容易生下孩子的母鹿,雖然氣息微弱仍勉力撐著,用溫熱的舌頭舔淨小鹿身上的血跡後,才力盡而亡。身上沾染著母親味道的小鹿,乾乾淨淨地來到娑婆世界;雖然喪母是悲傷的,但因為母親的愛,牠輕爽潔淨地來到了這個世界。

陳惠度看到母子情深的這一幕,感受到母鹿同為有情眾生,也為自己射殺了小鹿的母親感到悲痛萬分,當下即誠心懺悔。由於慘劇是他造成的,懊悔之餘,陳惠度決定將弓箭丟棄,發誓不再殺生,並在嵊縣東邊的惠安寺出家為僧。

惠安寺原名「般若台寺」,唐朝會昌年間被毀,至咸通八年復興,此後改名「法華台寺」,後經陳惠度重建為「惠安寺」。陳惠度出家後,日中一食,以精進苦行,懺悔罪業;每日誦《法華經》、《維摩詰經》,諷詠之聲聞於四方,由是法緣興盛,皈依學法者達數百人之多。

後來,陳惠度射死母鹿的地方長出了一種草,命名為「鹿胎草」,此山亦改名為「鹿胎山」。有詩云:「舐兒痛恨徹心頭,禮懺蓮台悔未休;芳草萋迷埋鹿處,斑斑猶有淚痕流。」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