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現象 醞釀另一場經濟風暴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43觀看次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銀行利率看似即將觸頂,繼續升息的疑慮煙消雲散之際,另外壞消息又如風暴一般開始迫近;世界氣象組織(WMO)5日示警,國際社會應為聖嬰現象的影響未雨綢繆,其引發全球升溫的氣候現象,恐持續至今年底。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及澳洲氣象局均預測,聖嬰現象似乎正捲土重來。這種情形通常會導致或加劇水患、熱浪、乾旱以及山火的發生,尤其是在南半球。對農作物和基礎設施造成的傷害,則會推高通膨,帶給央行緊縮貨幣政策的壓力。如果氣候變化使這些情況變得愈加強烈及頻繁,供應衝擊就在所難免。 

此外,WMO於5月宣布,由於溫室效應加上聖嬰現象,未來5年成為有史以來最熱時期的機率高達98%。政策制定者努力應付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引起的通膨風暴過後,如今正面臨另一股山雨欲來的超級經濟颶風。

WMO祕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提醒,聖嬰現象一出現,就會使氣溫創新高、在全球許多地區及海洋,導致更多極端炎熱事件的可能性大幅增加。該組織警告,這波聖嬰現象預估至少達中等強度,而該現象使全球氣溫變暖的效應,通常在開始後的一年內最強烈,亦即可能在明年。

東南亞乾旱警訊

稻價下半年恐上漲

該現象通常與南美洲南部、美國南部、被稱為非洲之角的非洲東北部,以及中亞部分地區的降雨量增加有關,也可能使澳洲、印尼、南亞部分地區、中美洲及南美北部出現嚴重乾旱。東南亞已傳出可能擾亂稻米生產的乾旱警訊,可能推升這種主食的下半年價格。

目前為止,交易商已經在關注最有可能受到影響的大宗商品。稻米期貨6月創下近15年高點,當然其中剔除了2020年疫情期間的急劇上升。由於聖嬰現象現象,印度、泰國及越南這3大稻米出口國今年已經均出現創紀錄或接近紀錄的高溫,未來天氣有可能更炎熱、乾燥。

彭博資訊統整東南亞的情況則指出,菲律賓天氣當局預測,當地將近3分之1的省分(包括重要的農產區)明年初可能陷入乾旱,泰國也正在研擬緊急應變計畫,以因應可能影響全球稻米與糖供應的旱情,越南預測當局則表示聖嬰現象的影響將在今年底及明年初顯現,咖啡豆及稻米栽種區等地的乾旱季可能更嚴峻。

泰國、越南都是稻米供應大國,菲律賓也常進口大量稻米,以彌補當地產量和需求的缺口。隨著氣溫上升、降雨減少,東南亞的天候暗示產量將下滑,提高進口需求,並壓低庫存。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