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度恐達中等以上 氣象局:今秋聖嬰現象機率高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中央氣象局表示,熱帶海溫持續上升,海洋狀態持續朝聖嬰發展,且強度可能較強,預估今年秋季聖嬰事件的發生機率高,強度可能達中等以上;至於台灣今年是否為「暖冬」,氣象局預期溫度「正常到偏高」機率高。

中央氣象局官網指出,每年耶誕節前後,秘魯西岸的東太平洋都會出現一股由北向南的暖海流,漁獲量隨之減少,當地漁民將這股約於耶誕節報到的暖洋流,取名為El Niño,被譯為「聖嬰現象」。

一九六○年代,海洋學家觀測發現,異常增溫海水由東太平洋往西太平洋綿延數千公里,才了解聖嬰現象影響範圍遍及整個赤道太平洋。

中央氣象局指出,今年六月熱帶太平洋、北印度洋一致偏暖,熱帶中太平洋至南美沿岸的暖海溫持續上升,且範圍擴大,海洋熱力狀態有持續往聖嬰發展趨勢。

中央氣象局表示,持續認為有轉為強聖嬰現象趨勢,國際上其他單位亦有相似看法,包括國際氣候社會研究院、日本氣象廳及澳洲氣象局,均認為夏季以後,有較可能發展強聖嬰。

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副主任陳怡良昨指出,過去連續三年歷經反聖嬰年,不過據最新資料研判,今年秋季發生聖嬰現象機率相當高。

他說,在聖嬰發展年,中太平洋海溫偏高,颱風生成位置稍偏中太平洋,因離台灣相對較遠,有機會吸收較多海洋能量,一旦影響台灣,強度通常較強,但侵台的颱風數量,與往年差不多。

據中央氣象局官網指出,聖嬰現象約每兩年至七年發生一次,其生命周期前後可達一年半至兩年。過去二十年來,較顯著的聖嬰現象共發生五次;據估計,西太平洋區南亞國家和澳洲,期間由於乾旱及衍生的火災,共造成約三十五億美元損失,東太平洋區美洲國家水患災損也有二十五億美元。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