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風你知道多少?

THE MERIT TIMES
文/一元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圖/123RF
文/一元 

風是由於太陽對地球的不均勻加熱,而引起的空氣運動。我們雖然看不到也握不住風,但是可以感受到它的力量。夏天,風可以烘乾我們晒在陽台的衣服;冬天,風能讓我們在大街上徹骨寒冷。它是大氣的重要均衡器,將熱量、溼氣、汙染物和灰塵,能遠距離輸送到全球各地,並以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高度,在水面或陸地上傳播,而導致不同類型的模式和風暴。

例如沿海地區的風向每天都會發生變化,由於太陽加熱土地的速度快,陸地上方的暖空氣上升,水面上方的冷空氣移動到陸地上方,則產生內陸微風。

風對山區氣候的影響也各有不同,當風與山脈相互作用時,就會產生雨,尤其當風接近一座山時,會帶來溼氣,這在到達山頂之前,會凝結成雨和其他降水。在山的另一邊,乾燥的「下坡風」可以大約160公里/小時的速度,快速穿過山口,其中最熟悉的下坡風之一是「焚風」。

風有力量 移沙吹灰



風也能大量且遠距離造成一些物質的移動,(通常是指灰塵或沙子),例如撒哈拉沙漠的塵埃,能穿過大西洋,在加勒比海創造出朦朧的日落;2010年冰島埃亞菲亞德拉冰蓋火山噴發產生的火山灰,向西遠至格陵蘭島,向東遠至英國;另外1883年印尼群島喀拉喀托火山的大規模噴發,對大氣造成了更劇烈的影響,風將火山灰和碎片帶到全球大氣層的高處,這都是風將火山灰和碎片吹送數千公里的實例。

那麼風是如何測量出來的呢?風通常用「風切」(wind shear)來測量。風切,又稱風剪、風切變,是指大氣中不同兩點之間的風速或風向的劇烈變化。風切可以水平或垂直測量。垂直風切指垂直於地表方向上,風速或風向隨高度的劇烈變化,強烈的垂直風切會對橋梁、高層建築、航空飛行等造成破壞級影響;水平風切則指與地面平行的方向上風向的急速轉變。

風力分級 辨別大小



至於風力的級數,是根據蒲福氏風級分級。這是在1805年,英國海軍大將蒲福(Francis Beaufort)所提出,用船舶在海上前進的速度及扯起帆的數目所定的風力分級,按強弱風力劃分為「0」至「12」總共13個等級。後來到1950年代,隨著人類測風儀器發展,量度能超出12級,於是風力等級又作了擴充,增加到18個等級(0〜17級)。0級是指非常平靜,以至於煙霧垂直上升的情況。12級指的是颶風,13〜17級僅用於熱帶颱風,這是最強大且具有潛在破壞性的風力系統。

而所謂的「颶風」,是一種巨大的螺旋式熱帶風暴,風速可超過257公里/小時,並釋放超過9萬億升的降雨量。這些熱帶風暴在大西洋被稱為颶風,不過在北印度洋稱為氣旋,在西太平洋則稱為颱風。那麼小朋友,你還知道哪幾種風呢?一起來說說看吧!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