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室】 孔老夫子的一堂課

THE MERIT TIMES
文/鄭雅文
字級
收藏文章
53觀看次
圖/鄭雅文
文/鄭雅文

到新竹市西門國小參加教師研習,下課休息時間學童笑聲洋溢,吸引我從二樓教室走廊往下望,孩子們在籃球場競技,好不快活。忽然間,我的視線被左方的孔老夫子所吸引。

孔老夫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為後世教師的典範,更是百年校園的一景。但第一次見到站在這麼高位置的孔子,覺得好驚奇。難道是因為學校整修工程之故,而被放置在活動中心平台之上?同事則說是孔子想登泰山之故?抑或學校要小孩仰止?我覺得是孔老夫子居高臨下,看顧孩子們的學習。

孔子是教育家更是人生導師。孟子︿盡心篇﹀:「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覽無餘。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意喻要用超然物外的心境來觀看世間的變幻,就能不因外境而使心紛紛擾擾。這又是更深一層的含意了。

回歸原點,詢問教務主任,主任說他小時就讀西門國小時,孔夫子就已經站在那兒了。也許當初建造時本無他意,既然要站在高高座板上,那索性就站上二樓吧!我們哈哈大笑,這是「本無他心,庸人自擾之」了。

同樣一個事件場景,每個人解讀不同,就是因為有各種詮釋的可能,才讓生活充滿趣味。感恩孔老夫子這一堂課。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