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輝造王船 捲帆器獨步全台

THE MERIT TIMES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77觀看次
造王船是一門綜合的傳統工藝,從設計船圖、計算材料、裝配船體,到彩繪、製帆、刺繡、五金工等,王旭輝都一手包辦。圖/中華文化總會提供
造王船是一門綜合的傳統工藝,從設計船圖、計算材料、裝配船體,到彩繪、製帆、刺繡、五金工等,王旭輝都一手包辦。圖/中華文化總會提供
造王船是一門綜合的傳統工藝,從設計船圖、計算材料、裝配船體,到彩繪、製帆、刺繡、五金工等,王旭輝都一手包辦。圖/中華文化總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造王船是一種使命感,因為它不是對人在造,是對神在造。」中華文化總會公布最新一集《匠人魂》「人神擺渡」,講述澎湖知名王船工藝師王旭輝,謹遵祖訓,包辦所有工序,一生為神明奉獻的職人精神。

「燒王船」是台灣重要的傳統儀式之一,與王爺信仰中的迎送代天巡狩文化習習相關,除了屏東東港迎王祭典,澎湖也有著歷史悠久的王爺信仰。澎湖群島的總面積約一百二十六點八六平方公里,有約一百六十間廟宇,其中有四十一座主要祭祀王爺。

小學五年級

造船初體驗

王旭輝家族從清朝開始為王爺造船,見證澎湖的經濟發展,更自小學五年級即開啟第一次造船經驗,擔任父親造王船的助手,「從小耳濡目染這些東西,被我爸爸感染,也喜歡上王船」。

「頭開,風調雨順;尾開,國泰民安;中開,四時吉慶。」影片中王旭輝虔誠分享,「造船首先挑選龍骨,跟人的脊椎一樣,正中央挖一個洞,放五穀生炭、一些龍銀錢,當這些東西都放入,它的精神就來了,有神的開始。」

造王船是一門綜合的傳統工藝,王旭輝從設計船圖、計算材料、裝配船體到彩繪、製帆、刺繡、五金工等,都一手包辦,甚至苦讀英漢辭典,自學國外的造船知識。

熟悉宮廟文化

打造媽祖船

王旭輝離鄉到遊艇工廠學習手藝,參考西洋帆船技法,融入王船傳統工藝,例如用自動捲帆器取代環扣,改善收帆的功能,或為門窗加上卡榫,避免因船體晃動而開闔等,也是台灣唯一一位在王船上設置捲帆器的工藝師。

「我沒有對不起王爺,我每艘船都做得心滿意足,很漂亮!」對造船有著極度熱情及重大貢獻的王旭輝,被文化部指定為「造王船技術文化資產保存者」,並因長期接觸宮廟文化,除了王船,前幾年也開始製作媽祖船,持續為神明服務。

文化總會祕書長李厚慶表示,《匠人魂》系列已累計完成四十四支影片、觀看人次達五百萬,並獲外交部協助翻譯為八種外語版本,向世界傳遞台灣的匠人精神。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