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普照文學

THE MERIT TIMES
文/王鼎鈞(作家)
字級
收藏文章
54觀看次
作者以96高齡,獲頒「第十一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的至高榮譽「貢獻獎」。(2021年12月18日) 圖/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提供
文/王鼎鈞(作家)

星雲大師圓寂,悼念之聲遍天下,千江有水千江月,每個人心中有自己的星雲,「賢者識其大,不賢者識其小」。我只是世俗中一個遙遠的瞻仰者,他之所以長在我心,由於他提倡文學。

記得當年愛文學,那時佛門認為文學寫作是造口業,作家死後要下拔舌地獄,我見了法師很有罪惡感。後來人間佛教興起,認為人生在世能寫出好作品也是一種功德,能讀到好作品也是一種福報,我聽了如逢大赦,如歸故鄉。這個180度的大轉變,上面布滿星雲大師的腳印。





我曾與星雲大師匆匆一面。時在1960年。那時《幼獅文藝》月刊的主編朱橋通知我,為了《佛教小說集》一書出版,要舉行一次聚會。到場以後知道,這次座談由星雲法師主催,他希望佛法與文學結合,出版《佛教小說集》是這個理念的初試。

查年譜,那時大師33歲,朱橋30歲,我35歲。年輕的星雲大師精神奕奕,反應敏捷,成為會場的中心人物。那時都說佛教是老年人的宗教,他帶著一個歌詠隊雲遊弘法,年輕人喜歡他,那一代的高僧大德都對他期望很高。朱橋是救國團的紅人,在文壇上十分活躍,他兩個人都有創意,都不肯墨守成規,一個想改變台灣的佛教,一個想改變他主編的《幼獅文藝》月刊。從法師的角度看,文學可以弘揚佛法,從文學主編的角度看,作品應該多樣化,佛法可以使作品多采多姿。

那時候,我對如何接受佛法的影響沒有一點心理準備,以後也沒有機會再跟大師見面。後來我知道,文學作品是作家對人生的詮釋,我小時候讀孔孟的書,後來信奉基督,有時用儒家的學說詮釋人生,有時用基督教義詮釋人生,都常常感到不足。後來有機會讀三○年代的左翼作家,他們用階級鬥爭詮釋人生,讀在台灣興起的現代主義,用存在主義詮釋人生,我都無法追隨其後。





七○年代,大師在高雄開山立系,而我移民出國去了,共業別業,如陷泥沼。既然我不知如何詮釋我的人生經驗,也就喪失了創作的能力,有一段時間覺得十分惶恐。內人向佛,台灣的兩山一會都有分支機構近在左右,她遊走其間,隨喜結緣,我陪老妻四處聽法師講經,不失為修身齊家之一道。

在這段歲月裡,星雲大師的佛光山把如來家業發揚光大,他博大能高,知人善任,以佛陀為圓心,以他的宏誓大願為半徑,畫出佛教史上空前未有的大圓,他擁抱一切眾生,也擁抱了文學,他對文學的提倡獎勵,由質擴充到量,由用深入到體,顯示他不但是佛學的大師,也成了文學的大師。你可以說文學是他的護法,更可以說他是文學的護法。他的名字寫在佛教史上,也寫在文學史上。我在英語的世界蟄伏在中文的窯洞裡,終於也感受到他的震波。

長話短說,我終於發覺,佛法也在詮釋人生,他的詮釋能幫助我把人生經驗轉化為文學題材,別業共業,我入乎其中,出乎其外,超乎其上,一覽眾山,由內在的構意到外在的構詞,水到渠成。我又可以寫作了,而且據說寫得比以前好。我說我是拿著基督的護照,上面有佛陀的簽證,流連忘返。我不求成佛成菩薩,但求成為一個及格的作家,弱水三千取一瓢。我的牧師對我讀佛經很有意見,我說一個基督徒本來不必讀《孫子兵法》,倘若這位基督徒是一位將軍,他必須讀《孫子兵法》。一個基督徒本來不必讀《金瓶梅》,倘若這位基督徒是文學教授,他必須一讀《金瓶梅》。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基督徒,每一行都有他必須讀而牧師不希望他讀的書,牧師只能規定他不可以把這種書帶進教堂,不能把這本書逐出他的專業。





這些年,我不斷遇見因人生變局喪失詮釋能力的作家,勸他們親近佛法。我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向不同的對象說過,一個作家,若是知道有什麼訣竅可以改進他的作品,他必定不肯放過,就像武師知道練功的祕笈,商人知道賺錢的門路。

想起佛陀耳提面命,反復叮嚀,字字到位,句句到底,回味無窮。想起佛光山法源澎湃,無盡無休,一往直前,汪洋萬頃。我之所以喋喋不休,因為自己寫不好,希望別人寫得好,佛家說「功不唐捐」,所以聽者藐藐而言者依然諄諄。



(本文轉載自《文訊》2023年4月號「星雲大師懷念特輯」)



向《合掌人生》合掌致敬

星雲大師的文章常常給人意外的啟悟,例如「合掌人生」這個書名就引人低迴沉吟。合掌是清淨,雙手未藏一物;合掌是修持,諸善依教奉行;合掌是和樂,十指偃武修文;合掌是中道,糾正十九世紀前賢倡導的握拳人生,超越二十世紀哲人標榜的撒手人生,不偏不倚,一語終身可行,順風時可以為帆,逆風時可以為港,窮可以之獨善其身,達可以之兼善天下。

星雲大師重視文學,我在五○年代就知道他的努力和成果。他創立佛光山以後,文學為佛法之翼,佛法為文學之核,自己身體力行,多人聞風景從,在社會上、國際間既遍布佛緣,也振興文風。

他致力使佛教「國際化、人間化、生活化、藝文化」,給中國文學留下很多文化財,對中國文學產生長遠的影響。《合掌人生》也是文學的人生,十指連心,言為心聲。

這本書裡面所收的文章,特別適合年輕人閱讀,在這些文章裡,可以看出大師一貫的用心,他要「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據我所知,今天的年輕人處處有人給他歡喜方便,卻極難遇見有人給他希望和信心,以致他常常誤會他的現在就是他的將來,令人擔心。

大師的這一組文章,有意無意彌補了此一缺憾,他彎下腰來為年輕人做事,因此更顯得高大。

理所當然,這本書談的是佛門經歷,皈依三寶的朋友容易認同,容易吸收,這是他們的殊勝因緣,不待任何人介紹勸說。對於並未信佛的朋友,我倒願意提一建議,希望他把佛門人物的生命歷程當做一個例證來看。

書中所說的生涯規畫、關鍵時間等,原有其「普遍性」,文學作品借著「特殊性」的事件表現出來。我們讀名將的傳記,並不需要自己帶兵,我們讀科學家的傳記,並不需要自己也有專利發明,但是我們讀後照樣分享了其中的人生經驗和人生境界,得到鼓勵和啟發。這可能就是大師在書中所稱的「轉化」,能轉化也是智慧和福分。

在文筆方面,星雲大師早歲愛讀《水滸傳》等大塊文章,又長期浸潤於佛門的大經大典之中,為佛光事業環球奔走,見多少名山大川,名都大邑,大儒大哲。他行文也大方大氣,大處落墨,時時如大江東去,大風西來,不雕琢細部,在今日佛門高僧大德之中,形成自己的「星雲體」,這本《合掌人生》再一次淋漓盡致。

過去有幾位朋友嘆惜自己的文章「放不開」,我都勸他一讀《佛光菜根譚》、《迷悟之間》,今後要再添上這本《合掌人生》了。



(為星雲大師著作《合掌人生》推薦序)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