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排核汙水 日相支持率剩26%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政府24日啟動福島核汙水排海,日本《每日新聞》26至27日民調顯示,首相岸田文雄內閣支持率從7月的28%下降至26%,已連2個月支持率低於30%。另一方面,岸田內閣的不支持率為68%,較上個月增長3%。日媒指出,若支持率進一步跌破20%,岸田將面臨下台危機。

另據共同社本月19至20日的民調顯示,88.1%的受訪者認為排核汙水會導致日本形象受損,有79.8%認為首相岸田文雄的領導能力不足;81.9%認為政府關於排海的說明「不充分」。

岸田近期頻繁現身強調核汙水「安全性」,部分原因是為了避免對政權造成打擊,但仍引發多國民眾聲討。4名南韓國會議員27日前往日本福島,與約300名日本民間團體、漁民及政界人士共同參加抗議集會。

約90個民間團體,26日在首爾市中心市政廳旁召開集會,抗議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汙水。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在集會上怒斥,日本排放核汙水的行為已跨越紅線,等同於「向太平洋沿岸國家宣戰」。

近9成日人 憂損國家形象

日本政府最初有5種核汙水處理方案,為謀取自身利益,選擇成本最低的排海方案。日本政府組織的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小委員會成員、福島大學教授小山良太透露,「若用氫氣分離法,將花費大約1000億日圓(約新台幣221億元);若埋在地下,將花費2400億日圓(約新台幣530億元);而排放到海洋中,以前已經做過了,大約34億日圓(約新台幣7.5億元)就夠了。」

合標準不等於無害 恐影響生育

對於核汙水排海,部分科學家認為,若氚含量低於管制標準,就不會造成危害。朴茨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環境及地質學教授史密斯(James Smith)表示,福島核汙水經淨化處理、稀釋後,「理論上已經可以喝了」。法國一家放射性測量實驗室的負責人、物理學家貝利(David Bailey)認為關鍵是氚濃度,而就目前數據而言,福島核汙水不會對海洋生物造成危害。

然而,反對的科學家認為,無法預測核汙水排海的影響,應進行更多研究。喬治華盛頓大學能源及環境法專家哈蒙(Emily Hammond)表示,當人體暴露在極微量像氚這樣的放射性核種下,科學家其實無法真正回答,所謂「安全」指的到底是什麼。哈蒙指出,信任國際原子能總署,同時意識到合乎標準不等於對環境及人類零危害,兩件事並不衝突,「且就算發現了,也沒辦法去除它們」。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資深核能專家伯尼(Shaun Burnie)表示,動、植物若攝入氚,可能造成「直接的負面影響」,包括生育率下降、DNA等細胞結構遭破壞等。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