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知】承德避暑山莊(下)

THE MERIT TIMES
文/陌上君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圖/Ming
文/陌上君

避暑山莊是清朝前、中期皇帝夏季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其恢宏規模當然不在話下。它由120多組建築構成,是由眾多宮殿、樓閣、亭台、軒榭、廊舫,以及其他政務處理、舉行儀式等建築所構成的一處龐大建築群。山莊周圍宮牆高3公尺,長10公里,有「小長城」之稱。

避暑山莊與外八廟的建築風格迥異,山莊內樸素淡雅,周圍寺廟金碧輝煌,眾多歷史和文化遺產歷歷在目。尤其外八廟,基本上代表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顛峰,其中囊括中國佛教建築中的漢式、藏式和漢藏結合的建築藝術工法,是中國古代帝王宮闕與皇家寺廟完美融合的範例。因此,1994年,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在清朝前期許多重要的政治、軍事、民族,以及接見邊彊少數民族政教首領、外國使卿的地方,均在承德避暑山莊進行,例如:乾隆皇帝曾在此接見西藏政教首領六世班禪和第一個英國使團。發揮了安撫、團結少數民族、鞏固國家統一的重要能功能,成為當時北京以外名副其實的第二個政治中心。

承德避暑山莊不僅看過清朝的繁花盛景,也見證過清朝的衰落凋零。慈禧太后和恭親王奕訢於此聯手發動辛酉政變(又稱祺祥之變、祺祥政變或北京政變);1860年英法軍進攻北京,咸豐帝至此地避難;《中俄北京條約》不平等條約在此處簽訂;嘉慶、咸豐皇帝皆病逝於此等重大歷史事件。

如今,避暑山莊已不復往昔的風光,但光彩猶存,不僅建築物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還兼具保留中國帝制社會發展末期的罕見歷史遺蹟。無論從建築學、造園藝術還是歷史、政治、經濟上都有廣泛深刻的意義。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