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調查補貼電動車 陸反制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52觀看次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針對歐盟宣布將對中國大陸出口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大陸商務部強硬回應,批評歐盟有關措施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將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大陸同時宣布自16日起,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澱粉繼續徵收反補貼稅。

陸商務部:維護中企權益

歐盟執委會13日宣布對中國大陸補貼電動車產業,展開調查。彭博資訊報導,這項調查可能費時長達9個月,可能促使歐盟對來自中國大陸的電動車課徵新關稅,包括特斯拉上海廠的電動車,關稅稅率接近27.5%。

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指出,中國對歐盟領導人宣布即將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表示高度關切和強烈不滿。他說,中國認為歐盟擬採取的調查措施是以「公平競爭」為名行保護自身產業之實,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將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並將對中歐經貿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何亞東表示,中歐汽車產業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和共同利益,經過多年發展,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歐盟汽車企業在中國投資經營多年,中國市場已成為眾多歐盟車企最大的海外市場。中國始終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歡迎歐盟汽車企業進一步擴大對華投資,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投資。

何亞東說,中方將密切關注歐方保護主義傾向和後續行動,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商務部網站報導,自16日起,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澱粉繼續徵收反補貼稅。2017年9月15日,商務部決定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澱粉,繼續徵收反補貼稅,實施期限為5年。

歐盟中國商會 反對調查

而歐盟對中國大陸電動車啟動調查,無疑將冒極大風險。中國大陸是歐盟工業原料和零組件的主要供應來源,也是德國汽車業的重要市場。

歐洲汽車業遊說人士坦言,就商業觀點來看風險不低。

歐盟中國商會(CCCEU)在前身為推特的X社群媒體貼文,對歐盟向中國大陸電動車啟動反補貼調查,表達「強烈憂心與反對」。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分析指出,這項電動車啟動調查確有爭議空間,因為德國汽車大廠在中國大陸汽車市場占比頗高,在當地產能也很龐大,福斯汽車(Volkswagen)、BMW與賓士都銷售暢旺,代表中方若報復,德國車企受傷程度將甚於其他歐洲車企。

彭博資訊指出,即便證實並且解決了中國大陸的補貼問題,也改變不了中國大陸汽車技術較先進、歐洲車廠卻創新緩慢的問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