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現象衝擊產量 全球糖價寫 13 年新高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5觀看次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近日表示,全球糖價9月大漲至近13年來最高水準,歸咎於聖嬰氣候現象打擊印度與泰國的糖產量。

法新社報導,FAO指出,9月全球糧食價格雖然整體穩定,但糖價指數卻較8月勁揚9.8%,達到2010年11月來最高點。

聖嬰現象平均每2~7年發生一次,通常會伴隨熱帶太平洋中部及東部的海面溫度上升。

根據聯合國旗下世界氣象組織(WMO)的說法,今年的聖嬰現象從7月開始。這種現象能持續9~12個月。FAO的糖價指數已經連續2個月上漲,因為2023~2024年產季全球供應將緊縮的展望令人日益擔憂。

印度恐限制砂糖出口 威脅全球供給

FAO表示:「(漲價)主要反映初步預測顯示,泰國、印度等關鍵產國的產量將減少,原因是聖嬰現象盛行,造成氣候環境比平常更乾燥。」此外,「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也促使世界糖價上升」。

另外,知情人士透露,受到乾旱天候影響,全球第2大甘蔗種植國印度預料會限制砂糖出口,可能威脅全球的砂糖供應。

彭博資訊報導,印度可能在10月展開的新產季限制砂糖出口,近期將做出決定。知情人士表示,若印度國內砂糖供應改善,可能發布一些出口配額。

印度今年雨季為5年來最乾旱,而農作物產量下滑,將在下月和明年的選舉前,增添印度莫迪政府對抗糧食通膨的壓力。若印度限制砂糖出口,可能帶動紐約和倫敦的糖價走高。

至於另一個重要的糖出口大國泰國,則因為木薯的經濟價值愈來愈高,許多農民放棄種甘蔗,改種木薯,也將衝擊全球糖的供應量。

飲料、糖果成本壓力 恐轉嫁消費者

儘管產品需用到大量糖的食品業者,想方設法抑制原物料價格漲幅,但效果有限。

例如:飲料巨頭可口可樂(Coca-Cola)近年擴大推減糖配方,並聘用衍生性商品策略師進行避險,可口可樂仍表示,上半年因糖價高昂而面臨成本高漲的壓力。

美國知名糖果品牌Tootsie Roll日前發表的一份申報文件指出,雖然已採取避險措施,糖價高漲仍導致成本飆升;巧克力製造商好時(Hershey)也因應聖嬰現象,對糖等大宗商品未來2年可能出現的波動,進行避險。

標普的糖業分析師奇姆瓦爾(Girish Chhimwal)以主要糖產國被惡劣天氣困擾為由表示:「糖的基本面非常有利價格在中短期居高不下。」

成本上漲可能以糖果變貴的形式轉嫁給消費者。DNEXT的資深糖業分析師斯坦斯菲爾德(John Stansfield)指出:「糖果和含糖飲料漲價將納入糖價上漲因素。一塊巧克力裡有牛奶、可可粉等,這些原料的成本上揚。製造此類商品的能源及勞動成本也走高。」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