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智慧】 捨近求遠的築城牆計畫

THE MERIT TIMES
文/陌上君
字級
收藏文章
28觀看次
圖/河童
文/陌上君

大家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否常常有心動不如馬上行動、躍躍欲試的感覺呢?可是明明是這麼棒的事,怎麼在真正執行之後,效果反而不如預期呢?今天,我們來看下面這則故事,也許就會明白了。

有一天,齊王在早朝的時候,對著他的臣子們說:「我們國家被幾個強國包夾在中間,痛苦不堪,每年都要支付龐大的軍事費用,國家財政實在非常困難。本王想招一批壯丁修築一座規模很大的長城,從東海開始築起,連通即墨,中途經過太行山,然後連接軒轅山,直接下武關,總長蜿蜒四千里,以便和各個強國分隔開來。這樣一來,秦國就不能覬覦我們西部的城池,楚國也不能輕易偷襲我們南方的領土,韓國和魏國更不能牽制我國,難道這不是一項百利而無一害的防禦工事嗎?現在命老百姓去修築長城,雖然勞師動眾,但可以永絕外患,日後再也不會有軍事戰爭,這種一勞永逸的事,老百姓應該會額手稱慶、踴躍參軍吧?」

其中有一位臣子,叫做艾子,上前回答:「今天早上下了大雪,我在趕來早朝的路上,見到路邊有一名老百姓,裸露著身子,凍倒在地上,那人看著天空,傷心的哀號。我好奇過去問他發生什麼事了,他跟我說:『這場大雪此時來得正是時候啊!所謂瑞雪兆豐年,來年收成一定會很好,大夥兒正高興明年能吃到便宜的麥子呢!可是沒想到,我今年卻要先被凍死了。』大王,您想想,適才您說的築長城一事,本質上是不是和這則消息很像呢?等到長城修築完成,還不知享受永世安樂的都是些什麼人呢?」

這則寓言故事,其實在告訴我們做一件事時,不只看遠,還要看近,「遠」是指將要想達成什麼樣的目標,「近」則是眼前能取得什麼利益或能達成長遠目標的先決條件,兩者兼顧,才能確保計畫的實施沒有後遺症。

故事採用了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敘事方式,使其鮮明的展現故事的內涵。故事中的齊王,腦袋裡只有想著修築長城防禦敵國、節省軍事費用的長遠目標,卻看不到眼前修築長城會對人民帶來何種立即的危害。艾子透過雪中飢民的話,告訴齊王不要只看到將來的好處,而不惜把眼前的人民折磨至死。否則眼前的近期利益都無法達成了,還談什麼久遠的將來?

下回當你想進行一項計畫時,建議從頭到尾想一遍,把所有可能的優勢、劣勢裡裡外外和主客觀因素捋過一次,計畫會比較周全哦!否則就可能顧此失彼,得不償失了。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